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1日公布,三峽工程日前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根據驗收結論,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工程質量滿足規程規范和設計要求、總體優良,運行持續保持良好狀態,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
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電工程。監測表明,攔河大壩及泄洪消能、引水發電、通航及茅坪溪防護工程等主要建筑物工作性態正常,機電系統及設備、金屬結構設備運行安全穩定。
防洪方面,從蓄水至2020年8月底,三峽水庫累計攔洪總量超過1800億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庫最大洪峰均超過70000立方米每秒,經過水庫攔蓄,削減洪峰約40%,極大減輕了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壓力。
發電方面,三峽電站是世界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輸變電工程承擔著三峽電站全部機組電力送出任務。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達13541億千瓦時,有力支持了華東、華中、廣東等地區電力供應,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型清潔能源生產基地。
航運方面,三峽工程顯著改善了川江航道通航條件,三峽船閘自2003年6月試通航以來,過閘貨運量快速增長,2011年首次突破1億噸,2019年達到1.46億噸。截至2020年8月底,累計過閘貨運量14.83億噸,有力推動了長江經濟帶發展。
水資源利用方面,三峽水庫每年枯水季節下泄流量提高到5500立方米每秒以上,為長江中下游補水200多億立方米,截至2020年8月底累計補水2267天,補水總量2894億立方米,改善了中下游地區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條件。
生態與環境保護方面,至2020年8月底,三峽電站發出的優質清潔電力能源相當于節約標準煤4.30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億噸,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三峽工程建設中的移民工程共搬遷安置城鄉移民131.03萬人。驗收結論顯示,移民生產生活狀況顯著改善,庫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移民遷建區地質環境總體安全,庫區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記者董峻)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男子相親堅持AA拒付203元飯錢是怎么回事 網友2020-11-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