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制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

      從時速200公里到今天的350公里,到正在研發中的時速400公里高速列車項目,我國在高鐵領域已經形成了先進的技術裝備和運用經驗。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最新消息,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高鐵運營里程已達3.6萬公里。

      有了高鐵,為什么還要研制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

      “發展高速磁浮,有利于搶占軌道交通技術制高點,保持我國高鐵領域的領先優勢,助力交通強國建設。”8月7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吳冬華說,作為一種國際尖端技術,高速磁浮是世界軌道交通技術的一個“制高點”。

      業內研究表明,因輪軌黏著、弓網受流及牽引功率等因素,對于更高運營速度的追求,輪軌列車的技術路線會受到一定限制,高鐵能達到的安全運營速度極限為時速400公里。而高速磁浮系統因“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原理,以無接觸、車輛抱軌、地面同步牽引等技術特點,能夠更好地解決提速難題,最高安全運營速度可達到時速600公里左右。

      “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是目前可實現的、速度最快的大型地面公共交通工具。”吳冬華說,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可以填補高鐵和航空運輸之間的速度空白,形成航空、高鐵、高速磁浮和城市交通速度梯度更加合理、高效、靈活便捷的多維交通架構。

      公開資料顯示,德國、日本等多個發達國家都在開發高速磁浮。其中,德國的高速磁浮最高試驗速度達到時速550公里,日本的高速磁浮實現了時速603公里的試驗速度。

      占領制高點,必然要掌握關鍵技術。高速磁浮的關鍵技術是什么?

      吳冬華認為,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主要由車輛、牽引、運控及軌道四大系統構成。

      2016年7月,我國啟動了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研制,歷經4年的科技攻關,突破了高速磁浮系列關鍵核心技術。6月21日,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承擔研制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上海同濟大學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

      “目前我們重點攻克了時速600公里高速下的安全防護、精確控制、舒適度提升以及運維保障等技術難題。”吳冬華說。

      車輛方面,解決了超高速工況下車體系列難題,開發出輕質高強度的新一代車體。研制出性能指標國際領先的懸浮導向、測速定位裝置和控制系統等。

      牽引系統方面,自主研發世界首套基于ANPC技術的24MVA大功率牽引變流系統,以及高速多分區牽引控制系統。

      運控通信方面,建立適合于長大干線、追蹤運行的全自動控制系統,并創新研發基于LTE架構、融合低時延技術的新型通信系統。

      線路軌道方面,研究提出了核心技術指標,解決加工、安裝、跨江過河等方面問題。

      高速運行狀態下,高速磁浮安全和舒適性如何?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統列車采用T形抱軌結構,車輛基本沒有脫軌風險。采用直線同步電機牽引,隨列車位置分段供電,相鄰分區只有一列車運行,追尾風險極低。”吳冬華說。

      據高速磁浮課題組技術員解釋,磁浮列車沒有傳統的“車輪”,行駛時與軌道不發生接觸,無輪軌摩擦,運行噪音低、震動小。電磁輻射水平方面,與其他軌道交通車輛的磁場水平相當,各頻段下的磁場遠低于標準限值,對人體沒有影響。列車還通過智能行車、智能服務、智能運維,為乘客提供更加準時、安全、舒適的體驗。

      來自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消息,按照高速磁浮課題推進計劃,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將在2020年底下線,屆時我國將形成高速磁浮全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周祖翼趙龍與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a一级免费视频|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成人在线播放va|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相泽南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 欧洲 视频 伦小说|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