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有市民通過e三明反映:永安市燕西街道云頂美墅有兩戶業主在裝修,施工噪音非常大,國慶長假期間不停工,希望有關部門核查處理!
接到投訴后,永安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執法隊員前往現場會同物業共同處置,要求業主不得在午、夜間時段安排裝修施工,同時在裝修過程中還應當盡量控制噪音音量,避免造成擾民現象,業主當場表示立即配合工作。同時,執法隊員還建議市民若再發現城區內午、夜間裝修施工噪音擾民的問題,可以撥打24小時投訴電話進行投訴。
對于這一處置結果,市民評價:非常滿意,所有的人性化都應該建立在社會公共秩序的基礎上。
商場播放廣告等社會噪音,和建筑施工噪音等是城市噪音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噪音漸漸成為了市民投訴較多的民生問題之一。
截至10月9日,e三明受理的訴求件中,城市噪音污染方面訴求855件,占比5.9%,其中,反映商場播放廣告噪音302件,餐飲油煙和噪音238件,施工噪音173件,廣場舞噪音142件。
噪音污染問題凸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商鋪入駐人流量大的居民區,形成了居民區與商業區混雜的情形,這讓噪音擾民的投訴越來越多。
“前段時間有市民多次投訴勁松路附近的永輝超市在凌晨四五點的時候卸貨,由于這不是違法犯罪行為,接到投訴后我們只能先和超市的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三明市公安局列東派出所高巖、圳尾社區民警陳士潤說。
經過多次的溝通,永輝超市做出了相應整改。由于大貨車七點以后禁止在市區行駛,超市將卸貨時間推遲到早上六點,并增派人手卸貨。原來貨車直接開到超市門口卸貨,需要半小時,現在把車停在勁松路路口,15分鐘左右就能完成,既不影響市民休息,也不會造成交通堵塞。
“其實噪音污染的訴求件中,不少是訴求人對處理結果不滿意而進行的重復投訴,我們只能耐心地和市民解釋。”據市數字城管中心工作人員張旭介紹。
近年來,我市新區建設開發較為密集,貴溪洋片區的金瀾灣和梁辰首府等樓盤長時間不間斷施工,建筑施工和裝修噪音污染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投訴不斷。
“在有關噪音的投訴中,以社會噪聲、建筑施工噪聲的投訴最多。”市環境監察支隊副支隊長鄭承松表示,隨著隔音降噪設備的不斷升級改造,歌廳、舞廳等經營娛樂噪聲已逐步得到控制,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市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社會噪音的投訴件越來越多。
治理噪音困難重重
餐飲油煙和噪音、商場播放廣告噪音、施工噪音……這些噪音是城市繁榮發展必然迸發的“吶喊”,然而噪聲看似“小問題”,卻讓人不堪其擾。
“有些噪音是偶發性的,我們民警到達現場的時候已經找不到噪音污染源了。”三明市公安局列東派出所副所長黃煒彬表示,取證難是最大的問題之一。
“在固定場所,由固定單位發出的經常性的噪音,對于這類投訴,處理起來也并不容易。與平時能夠自己取證、處罰的案件不同,我們在進行噪音擾民的行政處罰時,還需要生態環境局或第三方檢測公司出具相關鑒定結果,才能依法依規辦理。”黃煒彬說,取證、處罰涉及不同部門,讓執法難也成為了治理噪音的問題之一。
“由于歷史遺留問題,梅列區雖然有噪聲檢測鑒定機構,但無設備、人員,以往都是依托市里監測站或是委托第三方進行檢測。去年以來,市里的噪聲檢測鑒定機構統一收歸省里管理,平時的污染源檢測則劃歸屬地進行檢測。”梅列區生態環境局監察大隊大隊長張暘表示,目前梅列區噪聲檢測目前只能依托第三方檢測鑒定機構。
“現行法律法規的威懾力也不足以‘降噪’。”三明市公安局列東派出所二路社區民警鄧永生舉例道,列東街東新二路到東新三路兩邊黃金店就有七八家左右,做促銷時,他們經常把舞臺搭在店門口并播放高音喇叭,像這類噪音擾民的投訴,我們接到不少。接到投訴后,我們都會進行口頭警告,但一走開商家就又開始播放了,根本沒辦法控制。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但由于處罰成本太低,會讓很多人事后依然我行我素。
噪音治理還需建立長效機制
客觀來說,城市噪音難以完全避免。《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中規定,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的噪音白天不能超過60分貝,夜間應低于50分貝,若超過這個標準,便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為了最大限度降低噪聲污染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降噪”,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噪聲的種類繁多,涉及治理噪聲污染工作的城管、公安、生態環境等部門也應各司其職。根據《關于明確三明市12345便民服務中心辦理有關訴求件中涉及的部門監管職責分工的函》文件精神,城管部門負責治理餐飲油煙;公安部門負責治理娛樂場所噪聲、餐飲噪聲、商場高聲喇叭噪聲及廣場舞等社會生活噪聲污染問題;住建部門加強對建筑施工噪聲的源頭管控;生態環境部門會同住建部門嚴格建筑工地確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夜間審批,督促其嚴格施工時間,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由生態環境部門對需要進行油煙、噪聲污染源檢測和認定方面提供技術和證據支撐。
“此外,我們還將加快推進擾民噪聲、油煙投訴歸口管理、限時辦結制度和聯席會議、難點案件聯合執法制度的建立。”鄭承松介紹,聯席會議由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公安、住建及城管等責任單位召開,對仍需持續整改、綜合治理的難點問題,采取協同行動、聯合執法的方式,集中力量,綜合利用各方面的手段,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列東派出所民警給轄區商鋪宣傳相關法規政策。
寧靜祥和乃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要素之一。“下一步,我們將持續開展各項相關工作,繼續加強整治力度,加強宣傳解釋引導,建立健全各責任部門監管機制,不斷優化、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鄭承松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三明出臺人才集聚若干措施 重點引進3個領域人才2019-12-31
- 三明科特派精準施策出“新招”2019-12-12
- 三明20家!擬入選2019年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名單公示2019-12-11
- 權威發布!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一批人事任免2019-12-11
- 三明這些房子能辦不動產證了!有的已經盼了幾十年2019-12-10
- 三明位列40位!2019年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發布2019-12-10
- 煩心事少了,幸福感多了2019-12-10
- 注意啦!下周三明市區將試鳴防空警報2019-12-09
- 三明這9位同志擬提任處級領導職務,今天開始公示!2019-12-09
- 三明市人社局:發放穩崗補貼 助力企業發展2019-12-09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位列40位!2019年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2019-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