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廣告影響,許多年輕媽媽購買大量保健營養品或飲料給孩子吃,希望他們多吃快長,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這樣做實際上是在花更多的錢買較少的營養。
子信媽媽的困惑:
兒子這三四個月來經常生病,不是發燒,就是咳嗽,嘔吐、拉肚子,每星期都要跑一次醫院,打針成了家常便飯,而且兒子的身體似乎逐漸對打針產生了依賴性,不打針病就拖很久。聽其他媽媽說吃些保健品可以增加抵抗力,從來對保健品不太敏感的我也開始考慮:是否真的要給寶寶吃些保健品呢?
【七嘴八舌,媽媽們說:】
增強抵抗力 卓梁媽媽 25歲 文職
我的寶寶從6個月開始就吃紐崔萊的保健品,因為寶寶出生后沒有母乳吃,經常會感冒發燒的,醫生說不是母乳喂養的話寶寶的身體抵抗力會相對比較低一些,給寶寶吃保健品后,就比較少生病了,但不確定是否是保健品的作用。不過,只要寶寶身體健康了,不經常生病,吃一下也是好的。
輔食前的營養補給 蔣菡媽媽 30歲 文職
寶寶出生2個月了,經常反復性拉肚子,去看了醫生,說是生理性的拉肚子,嚴格來說不算是病。在3個月的時候,我給寶寶吃了一些保健品就好了很多,應該說保健品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增強體質來說還是有用的,不過我覺得到寶寶能吃輔食,就可以不用吃那些保健品了,因為日常的輔食可以給寶寶提供必需的營養。
價格合理 皓天媽媽 28歲 律師
寶寶長到一歲后,營養有點跟不上,他從來不吃綠色的蔬菜,所以有點貧血。我看身邊的朋友給自己的寶寶買了保健品吃,說吃了對腸胃很好,效果也不錯,于是我也給他買了一些補血和補鈣方面的保健品吃。剛吃2個月暫時還沒看到效果,但那些保健品一瓶(盒)可以吃半年多,感覺價格還是可以接受,挺合理的。
不適合寶寶吃 嫻兒媽媽 30歲 教師
保健品應該還是有用的吧,只是覺得不適合給正在發育的小BB吃。我個人覺得凡是保健品之類東西,多多少少都加了防腐劑的,要不然不可能保存那么長時間的。還有就是,你根本就無法知道其中加了什么東西進去,否則怎么會有那么強的作用呢?其實要給寶寶補充營養不一定要吃保健品,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吃雜些,做精心些,營養盡量全面些,就差不多了。
骨頭湯比保健品好 念荷媽媽 24歲 設計師
我女兒身體很好,直到現在只感冒過兩次,發燒一次,不到一歲就自己走路了。我從來沒有吃過什么保健品,也有人向我推薦過。但是我覺得自己煲的骨頭湯或是燉的還好點。上個月我試過給她吃,可她吃了之后就一整天都不睡、不吃東西,很呆、很傻的樣子。之后就沒給她吃了,現在又變的很活潑了。所以我現在都不相信那些東西,再怎么好的保健品都有不符合人體的,何況是小寶寶吃的。要不為什么提倡母奶呢?
保健品是一種“零食” 珈慧媽媽 28歲 新聞媒體
在我看來,保健品就是—種概念性的東西,你根本無法測出它能否真的發揮作用和發揮多大的作用。我女兒現在9個月大,很健康,沒吃什么保健品,因為我覺得保健品可吃可不吃,就像零食一樣,既然女兒很健康,那就沒必要給她吃了,不過如果寶寶經常生病的話,我還是會考慮買來吃的。
聽聽專家怎么說:
受廣告影響,許多年輕媽媽購買大量保健營養品或飲料給孩子吃,希望他們多吃快長,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這樣做實際上是在花更多的錢買較少的營養。
一般認為,保健品比普通食品更有營養,其實并非如此。據國內有關部門抽樣調查,許多保健品所含營養成分達不到標準含量,其營養價值言過其實。對某些幼兒來說,適當服用保健營養品有利于改善食欲,強身健體;但假如大量服用保健營養品(甜食占多數)就會養成一種不平衡的飲食習慣,影響正常均衡飲食中營養物質的攝入,不可能全面地得到長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長期服用有可能引起孩子食欲減退,不吃或少吃正餐,患上佝僂病、貧血、生長發育遲緩,或造成兒童肥胖癥。某些保健營養品還含有激素類物質,盲目進補含有較多的性激素的食品則是導致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
健康兒童一般無需服保健營養品,換句話說,保健營養品對健康兒童弊多利少。無論母乳還是人工喂養,嬰兒長到4個月時都要合理添加輔食。斷奶后的幼兒飲食應粗細搭配,葷素都有。少吃零食,多吃水果和蔬菜,以達到均衡營養。如發現某種營養素缺乏,遵循“缺什么補什么”和“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的原則,盡可能避免服用含有激素類的食物和藥物。至于體弱多病兒應在兒童保健專家指導下,選擇有針對性的保健營養品服用,適可而止。切忌盲目跟風!祝天下寶寶都健康成長!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