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歐陽媽:我兒子現在1歲零1個月,一般他要做我們不允許的事情時,我們就抱著他離開,每到此時他就會大哭著打抱他的人。
小編支招:平時多教寶寶學會表達。要經常和寶寶交談,讓他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已的意愿,耐心地對寶寶說:“不要急,慢慢說。”如果寶寶說話不多,就教她用手來指意,也可以對寶寶說:“你是要這個嗎?哦!媽媽明白了。”盡量使寶寶的愿意望得到表達,減少她煩躁,急切的性情。
大人要嚴肅地表明態度。當寶寶打人或咬人時,大人可以抓住她的手,并嚴厲地說:“不許打人,不許咬人,有話就說。”要是寶寶仍然不停止她的行為,那就要真的發脾氣了。寶寶看到大人動了真格,是會感到害怕的,對自已的行為也會有所收斂。
網友浩浩媽:我的孩子目前是1歲8個月。最近一段時期,他經常會模仿動畫片里的鏡頭打人、掐人,產生暴力傾向。早教網
小編支招:因為孩子還小,認知功能發育不完全,對事物缺少批判能力,容易模仿,電視里出現暴力鏡頭,孩子會覺得好玩,而意識不到它有什么不對或者危害,這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動畫片里人物言行的教育,現實生活中也發展出暴力,甚至認為這是好的,是“勇敢”,在一群小朋友里更是紛紛效仿,以奇形怪狀、打架鬧事為榮。因此家長有必要幫寶寶挑選內容健康的動畫片和其他電視節目,陪寶寶一起看電視,一邊講道理。
網友小新媽:我女兒只有1歲7個月,但是她有個在我看來不能理解的行為。就是有時候有什么事情不順她的意,她就會自己打自己。譬如說有一天,我爸爸吃檳榔,她看到就拿了一個,我爸爸就對她說不能吃。她不哭也不鬧,就把檳榔給了我爸爸,但是她馬上就掐自己的臉,而且掐得很重,好像不知道疼一樣。這時候我該怎么做呢?
小編支招:孩子的行為是受“獲益”驅使的。當她發現自己“打”自己的時候是獲益的,也就是你們會滿足她的要求,她就會一直保持這種行為。建議平時以故事的方式告訴她當我們想要什么東西的時候應該如何表達,并且可以和她進行現場模擬,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游戲,慢慢地她就會在生活中使用這個方法。另外,如果再出現上面提到的情況,可以先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不能滿足她的愿望。我們可以要求她用故事中提到的方法來說服家長滿足她的想法。孩子會在比較兩種做法的過程中,體會到哪種方法最有效,就會逐漸改掉這個習慣了。早期教育
網友函函媽:我的孩子跟其他小孩玩時,不如意的話就愛掐他們的臉,我試過很多方法教育她,都以失敗而告終:我告訴她打人不是好孩子,她也會說也知道,打完也說再也不打了,可是毫無作用。說也說了,打也打了,也嚇唬過她,還是沒用。
小編支招:對于愛打人的孩子,千萬不能以暴制暴,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多和孩子交流,當孩子感受到被愛之后,內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出親社會的一面。此外,對于愛打人的孩子,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惹事,就減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這樣也是非常不妥的。愛打人的孩子更需要多參加集體活動,需要在父母的耐心引導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正確的社會交往方法。
總結:其實小孩子愛打人并不代表其本質就是這樣,有的時候僅僅是因為他們感到好奇或是其他的一些因素,改變這一種現狀更多的還需要靠一些技巧與方法,所以希望家長們多多的關注正確的方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