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稱這次大會為“共商推進我國科技創新發展大計的一次盛會”。

      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強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技事業發展,對科技工作者關懷備至、寄予厚望,為中國創新發展描繪了路徑。

      “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

      2013年9月30日,主題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采取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舉行。

      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和人民生活福祉。

      聯播+| 科技工作者日,重溫總書記這三句話

      2018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一句“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觸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的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量子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科技課題相繼走進中南海課堂,總書記對前沿科技始終關注,著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發展。

      “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這樣說道。

      作為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基礎研究是科技大廈最重要的“地基”。

      “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針對“卡脖子”問題,總書記一語中的點明癥結所在。而后他又給出了解決方案:一方面要遵循科學發現自身規律,以探索世界奧秘的好奇心來驅動,鼓勵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辯論;另一方面要通過重大科技問題帶動,在重大應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論問題,進而探索科學規律,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互促進。

      聯播+| 科技工作者日,重溫總書記這三句話

      基礎研究工作往往是辛苦而枯燥的。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總書記與付巧妹的一段對話令人印象深刻。

      “80后”的付巧妹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是科學家座談會上發言的7位科學家之一。

      “我的工作是圍繞人類古基因組學,從事演化遺傳的研究,也就是通過古DNA探究‘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

      總書記親切問道:“從哪里來,你們搞明白了嗎?”

      “在努力搞明白!”

      付巧妹向總書記匯報了她這些年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和自己對此的感受:

      “經常有人問,‘你的研究有什么用’。我曾在很難維持實驗室的時候,也想過要不要去做熱門研究。希望國家進一步引導不以‘有沒有用’評價和發展基礎研究……”

      總書記聽后深有感觸:“對冷門怎么看?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門的東西沒有用。這種認識可能把一個領域的事業耽擱了。做科研事業的評估,要有長遠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學的眼光。”

      在此次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總書記再次談到“基礎研究” ,要求加快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基礎研究更要應用牽引、突破瓶頸,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凝練科學問題,弄通‘卡脖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原理。”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近日,在“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上,錢學森、錢三強、王大珩等100位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吸引了眾多目光,泛黃的紙頁和手書的筆觸中,流露出感人至深的家國情懷。

      1950年,新中國成立伊始,在美國一位化學泰斗家中,一場師生間的長談正在展開——

      導師哈弗爾德說:“我對貴國目前的落后情況確信不疑。你若回到那里,繼續從事科學研究是相當困難的。”

      “雖然我的祖國滿目瘡痍,但一個愛國者是不會嫌棄祖國的。”學生答道。

      回到祖國,這位學生成為現代理論化學研究的奠基人,培養了一批化學名家。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

      “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角,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形容一代代科學家作出的卓越貢獻。

      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

      聯播+| 科技工作者日,重溫總書記這三句話

      2021年2月5日,正在貴州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了“中國天眼”項目負責人和科研骨干,聽取“中國天眼”建設歷程、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情況介紹。總書記特別指出:“以南仁東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為此默默工作,無私奉獻,令人感動。”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亚洲婷婷第一狠人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