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城市更“聰明” 數字城市這波操作夠“硬核”
現代數字城市讓政府治理更高效
海峽網5月8日訊 (央視網記者 張曉琳 王小英 李文亮)警用機器人、新型安防、物聯網、自動駕駛、無人警局……信息化無處不在,互聯網和信息化的發展已成為國家進步和發展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如何讓我們生活的城市更加“聰明”?城市治理更加“智能”?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現代數字城市的建設成為與會嘉賓探討的熱點。
在5月6日的開幕式主論壇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芮曉武首次向國內外正式發布了中國電子“現代數字城市”理念和建設思路,并同步進行大型成果展示,聯合幾十家企業關于現代數字城市的建設來了一場“硬核”討論。
源頭布局 安全為先
中國電子的現代數字城市展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錫明介紹,這是他們首次發布“現代數字城市”理念和建設思路。
與以往的智慧城市所不同,“現代數字城市”包含了三方面,首先是安全為先。傳統模式對網絡安全問題考慮明顯不夠且相對滯后,系統安全經常讓位于系統建設,加之我國網絡安全核心技術薄弱,故而城市信息系統更脆弱、安全性更低,他認為,通過構建高安全信息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服務保障體系,確保政務信息、行業數據、居民財產與個人隱私安全。
他進一步解釋,以“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為核心的“PK體系”等國內自主創新的信息系統和技術為基礎建設現代數字城市,好比蓋房,打牢地基,從源頭做好安全防護。
其次是需求牽引,即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對城市自身發展難點痛點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有效需求進行系統整合,“這樣才能實現政府治理更高效、產業動能更強勁、人民生活更美好”。
最后是迭代發展,他認為,面對信息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變化的實際,應更多采用“企業主建、政府主用、社會共享”模式,由企業按需主動進行迭代升級,始終保持城市信息系統的先進性和安全性,切實幫助政府提高服務效能、降低運行成本,同時,有效帶動城市數字產業發展,全面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建設現代數字城市 他們在行動
現代數字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現代數字城市”源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數字福建”,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數字城市”如何讓人民生活更美好?陳錫明舉例,2015年福州就已經開始試點醫療大數據業務,目前,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福州)服務平臺覆蓋人群達711萬,匯聚數據超200億條,通過“互聯網+醫療”,整合了福州37家醫院的數據,不論是在山區還是海島,只要將影像傳輸過去,診斷結果很快就出來了,目前還加入了中醫,有效解決了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這個平臺不僅方便百姓看病,目前已開始商業化,比如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該數據進行差異化理賠服務。”陳錫明說。據了解,福州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開放試點匯聚了中國電子、中國聯通、中電數據、貝瑞和康等數字經濟領軍企業落戶,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福州模式”已基本形成,福州已成為全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產業高地。
發倡議:呼吁共同建設現代數字城市
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展示的自主創新研發游戲平臺
本次峰會上,來自40多個地市的領導和70余家企業就“現代數字城市”建設進行交流,達成諸多共識。
現代數字城市的理念受到業界關注,但“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現在數字城市的建設也僅靠一家之力顯然不夠。
現代數字城市建設需求多樣、技術復雜,任何企業都難以獨立完成,陳錫明說,需要包括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形成發展共同體,打造政產學研用創新體系,構建自主開放產業生態。
為此,中國電子呼吁更多生態企業共同建設現代數字城市,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峰會期間,騰訊、阿里巴巴、浪潮、航天科工、金山、用友、金蝶、啟明星辰等生態伙伴企業發布基于PK體系的相關產品。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終端網絡齊頭并進 5G商用步伐加快2019-05-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