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崆峒笑談最初主要以‘鬧笑話’為主,說的是老百姓的家長里短,唱的是鄰里之間的趣聞軼事。”甘肅平涼“崆峒笑談”傳承演藝中心主任李丹宇日前介紹說,笑談是農民自己創作的,除了要保留“原汁原味”,探索通過藝術“包裝”,使其登上大雅之堂,要把咱老百姓的“地攤戲”一直唱下去。

      崆峒笑談又稱笑攤、笑壇,俗稱“諞干傳”或“丟丑”,是一種以逗樂為主的傳統民間小戲。《東京夢華錄》中記有“學鄉談”,《笑史》中有“世所傳笑談,乃其影子”的記載。主要流傳于甘肅平涼地區,寄托著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向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李丹宇介紹,崆峒笑談大約形成于宋元年間,成熟于明清兩代,盛行于清末和民國初年。其劇目內容多為民間日常生活的糾葛、瑣事,包含笑料,也有青年男女愛情小故事。從內容到形式均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特別是其語言,樸實生動,通俗機智,幽默又耐人回味,“它是喜劇,又是丑戲。”

      “盡管一上場你就知道什么人物,但是每個演員的表演方式不同,效果總是出乎預料,這也正是笑談的魅力所在。”李丹宇說,發展成今天的小戲,說唱的內容也在與時俱進,從剛開始單個的鬧笑話、講故事,發展到兩人傳統相聲似的一唱一和,再到幾個人同時表演,每人扮演不同角色,“但崆峒笑談所有的曲目,都是喜劇,沒有正劇和悲劇”。

      李丹宇說,一般在演出大戲之前,會先演一些笑談,正因為是喜劇,以此來熱場。然而更多時候,笑談還是在民間,在街頭、在大院,點一盞煤油燈,用胭脂畫兩個紅臉蛋,扎個紅頭繩,甚至穿著破棉襖、破鞋,人們就開始了“想唱就唱”的娛樂生活。

      而對于農村人而言,樂器和服裝,相對比較缺乏。“他們是本著有什么用什么。”李丹宇告訴記者,有一個二胡也能唱,有一個板胡也能唱,有一個三弦也可以唱,好多樂器借用的是耍社火的道具來演出。村里過年過節,村民搬新房等都會用笑談來助興。

      李丹宇坦言,笑談是老百姓自己的東西,是一種口頭文學,有時候“藝術性”不高,但是反過來講,它能夠把一個小的笑話,能夠改編成一個劇目,立起來,作為一個立體的藝術讓人們欣賞,難能可貴。至于它為什么缺乏“思想性”,因受當時封建思想統治的影響,不敢講政治,只能講笑話,讓大家高興就行。

      “凡是走入了這個行當的人,不知道他們的熱心從哪來,特別熱愛,又沒人給他們錢。”李丹宇對此感同身受,很多老藝人,在串門聊天的同時,也不忘“切磋”唱功,探討新唱法。然而,隨著老一代的藝人逐漸離世,原汁原味的笑談越來越少。

      上世紀八十年代,平涼開始對崆峒笑談進行了挖掘整理,平涼文史第五輯《戲劇史稿》第一次系統的闡述了“笑談”的歷史淵源和發展現狀。直到2007年,原崆峒區秦劇團又組織人員多次深入農村,向笑談傳承藝人虛心請教,挖掘、整理、保護遺存劇目。“只要聽說誰會唱,就去找尋。從鄉間小路到田間地頭,搜集到了最鮮活的原生態資料。”李丹宇說。

      像李丹宇一樣的老藝人,都希望笑談能在原生地繼續傳承。然而,由于資金缺乏,導致傳承“熱幾天,就涼了”,無法長期堅持。他說,“雖然省里一次性撥款支持建了傳習所,但沒有一定的活動經費來扶持當地農民演出,原地保護、原地傳承舉步維艱。”

      2011年,“崆峒笑談”被正式列為甘肅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崆峒笑談開始與崆峒武術“一文一武”,經常同臺展演,向南來北往的游客展現當地老百姓的民俗文化。

      據了解,該傳習所自2005年投入使用以來,先后挖掘整理、編排演出“崆峒笑談”傳統劇目20余出,創作演出現代秦腔戲2臺,開展千臺大戲送農村、進社區等活動170余場。目前,該演藝中心已成為鄉鎮(社區)笑談業余劇團的培訓基地,累計完成演出65場次。

      李丹宇表示,崆峒笑談是地攤戲,要供今天的人來欣賞,首先要保證它的原汁原味,然后與時俱進,完整劇目,加強藝術性,使其登上大雅之堂,供更多人欣賞。同時,幫助恢復民間“崆峒笑談”劇團,舉辦原生態匯演,培養傳承人,留住黃土高原上的這一民間文化精粹。

      現年60歲李丹宇10歲就已入行,“科班出身,演了一輩子戲,我想好好休息一下。”他說,工作了50年,每天都想著明天要干什么,半年后退休,他想過一個月非常懶散的生活。不希望有任何打擾。雖是這么說,但不可否認,他心里最惦記的,還是崆峒笑談。(記者 魏建軍)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