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汀,悠久歷史孕育出了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6月,一場主題為“大美汀州·非遺流芳”的非遺音樂展演開始上演——

        非遺常綻彩,文化長流芳

      長汀:非遺常綻彩,文化長流芳

      汀州鎮客家民樂隊演奏《風吹竹葉》等客家民樂。

      音樂展演,開啟民樂盛宴

      25日一大早,雖然下著小雨,天氣寒冷,但長汀縣汀州鎮客家民樂隊隊長李兆森和隊友們還是早早帶著樂器來到博物館,做好演奏前的準備。“等了三四個月了,就為了今天能在大伙面前好好展示下我們的技藝。”李兆森滿臉興奮。

      汀州鎮客家民樂隊是一支由16位退休干部組成的隊伍,出于對民樂的熱愛,他們自發聚集在一起,專門演奏客家民間音樂,不定期地進行訓練。對于這次演出,大家積極性都很高。“外來游客也能欣賞到我們家鄉的民間音樂,這是推介長汀文化的一個好機會。”李兆森說。

      上午9點,演奏正式開始,天氣不佳,游人相比往日也少了些,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民樂隊的熱情,《十送紅軍》《風吹竹葉》……一曲曲長汀經典民樂回響在博物館內,駐足的人也越來越多。“在這充滿文化氣息的雙柏樹下,舊書院中,聽到這來自民間的曲子,充分感受到了長汀文化的深厚積淀。”連著聽完兩曲,游客王大爺向樂隊豎起了大拇指。

      近年來,長汀一直致力于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今年6月開始的以“大美汀州·非遺流芳”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類定時定點展演活動,就是長汀推介和宣傳非遺的一項重要舉措。

      “長汀非遺音樂之前影響力和知名度十分有限,而非遺保護,光靠政府投入也遠遠不夠,通過展演,讓百姓和游客開始認識并熟知這些非遺音樂,從而帶動全社會一起投入到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中。”長汀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卓國志如是說。

      據悉,參加“大美汀州·非遺流芳”展演的有18個鄉鎮的18支樂隊及離退休協會民樂隊,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各支隊伍輪流在長汀博物館進行表演,主要選擇長汀縣客家民間十番音樂、長汀鼓吹、小調、客家山歌等四種音樂形式。

      “長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僅音樂類就有‘長汀公嫲吹’‘長汀鼓吹’‘十番音樂’‘汀州客家九連環’‘客家山歌’等,所選擇的這四種形式最具代表性。”長汀縣音樂家協會主席賴友雄說。

      展演中,不僅有國家級非遺公嫲吹、長汀客家十番音樂,也有充滿地方特色的山歌表演,如百花齊放般向觀眾們獻上一場民樂盛宴。長汀鼓吹(公嫲吹)是2011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首由河田鎮民樂隊表演的《公嫲吹》,通過兩名嗩吶藝人的演奏,模仿男女生產生活的情景,歌唱夫婦白頭到老的甜蜜生活,曲調扣人心弦,氣勢雄壯,被中國音樂界譽為“中國民間交響樂”;新橋樂隊表演的民樂嫻熟精彩,帶給觀眾飽滿而有深度的沉浸式體驗;非遺傳承人蘭乾乾用鼻子吹奏四把小金筒等“絕活”贏得了滿場喝彩……

      非遺保護,留住文脈鄉愁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長汀,自古以來都是州、郡、路、府的治所。悠悠千年時光,孕育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尤其是祖輩口傳心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為豐富。

      有鬧春田、打石佛、走古事等客家民俗;有白斬河田雞、麒麟脫胎等客家美食;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如船燈、馬燈、龍燈、花鼓等;有神秘古老的客家嚴婆信俗、客家伏虎信俗、客家蛤瑚侯王信俗等,構成了長汀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奇觀。

      近年來,長汀縣致力做好客家文物保護、客家非遺傳承、客家文化交流、客家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相關部門在挖掘、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登錄不可移動文物85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1處,省級文保單位34處,縣級文保單位68處,可移動文物4095件套;共收集非遺線索30100條,經過篩選保留了20427條,重點調查項目1000多個,并將所有普查形成的文字材料全部錄入電腦,制成光盤,匯編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成果匯編共計21卷83本。

      積極開展扶持保護非遺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保護意識;強化搶救優先意識,尤其是對一些瀕危傳承項目、傳承人老化的項目跟蹤保護,以免“人亡藝絕”。文化教育部門還專門編撰了介紹本地優秀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鄉土教材,在全縣中小學開設相關課程,在青少年中普及客家文化……一系列措施,推動文化遺產由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變。

      民樂方面,數年的宣傳推介已初現成效。成立三年來,李兆森的隊伍每年演出場次從幾場增加到了四五十場,而公嫲吹省級傳承人劉潤生感觸更深:“從原來的冷門到現在的火熱,大家對公嫲吹的認知確實已今非昔比。”如今,他帶著七八個徒弟,收到的邀約更是多了不少。更可喜的是,鄉鎮樂隊開始出現年輕人,如三洲民樂隊中有兩個成員分別只有25歲、27歲。

      “非遺保護,不僅是保護傳承客家文化,對留住文脈和鄉愁,建設海內外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園也具有深遠意義。”卓國志說。(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陳天長 文/圖)

      責任編輯:李牧晨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亚洲AV无码精品蜜桃|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33333在线亚洲|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