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黃奕琳 通訊員 周瑩 蘇小芳)昨日下午,一批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跨境電商退貨包裹進入廈門自貿片區海滄港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海關人員隨即依法實施查驗并放行。此舉標志著廈門口岸正式打通高效、安全的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通道,完成大陸首票對臺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業務”。
據悉,該批包裹是平潭某企業此前以9610直郵出口方式從福州關區平潭口岸出口至中國臺灣地區,在消費者申請退貨后,跨關區從廈門海滄口岸返回大陸。“此前,對臺跨境電商貨物僅能通過原出口口岸退運回大陸,還不能充分滿足業務需求。”廈門聯淮貿易有限公司是此次退貨包裹的申報企業,該公司總經理陳武超表示,新政落地后,平臺企業可以選擇最貼合實際的退貨方案,自主選擇更便捷的退貨口岸,進一步節省了成本,這對平臺商家和消費者都是一個利好。
海投跨境電商監管中心現場相關負責人何萬亞也表示,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通道打通后,可進一步降低賣家和電商平臺的運營成本,提高大陸對臺跨境電商貨物的競爭力。
去年,海關總署推出優化跨境電商出口監管的若干措施,在廈門等20個直屬海關試點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政策,今年3月又進一步出臺了《海關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十項措施》,支持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內,以服務對臺跨境電商業務為主,試點開展出口跨境電商貨物跨關區退貨,意味著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在上述范圍內可以不受出口口岸限制,靈活選擇退貨口岸。
據了解,中國臺灣地區是全球第七大電商市場,臺灣地區消費者從大陸海淘的產品主要以日用百貨為主。目前,福建占據兩岸跨境電商市場份額超過九成,其中,廈門約占全省份額的七成。此次對臺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業務落地,為解決跨境電商出口退貨難的問題提供了新渠道。
下一步,廈門自貿委將聯合海關持續優化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退貨機制,積極支持出口電商企業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審慎積極擴大跨境電商“跨關區退貨”試點范圍,促進跨境電商產業蓬勃發展。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廈門: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開始接受申報2025-04-08
- 廈門:月薪上萬仍難招新能源車維修人才2025-04-08
- 清明假期兩岸“小三通”航線運送旅客同比增約72.1%2025-04-0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民間交流譜新章!廈門翔安宋江陣時隔6年2025-04-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