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德12月13日電 (吳允杰 陳清)深冬時節,走進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沙江鎮,一幅美麗宜居鄉村畫卷映入眼簾:平坦寬敞的縣道穿村而過,幢幢民房錯落有致。
華麗“蝶變”,得益于閩臺鄉建鄉創合作。2023年10月,沙江鎮入選福建省級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集鎮。一年來,沙江鎮積極借智臺灣鄉建鄉創團隊,開展閩臺鄉建鄉創實踐,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建筑風貌差,綠化雜亂,多處公產閑置,路上車輛擁堵更是常態。”臺灣鄉建鄉創團隊規劃師吳正隆帶著團隊入駐沙江鎮時,對這里的第一印象就是“雜亂”,“在此開展鄉建鄉創,首先要開出整治‘處方’。”
摒棄大拆大建,注重人居環境改善,對既有民房進行微改造、微整治。項目前期,臺灣鄉建鄉創團隊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特色資源,結合鎮情,“陪護式”為沙江鎮量身打造設計方案;征集、吸納500多條居民意見,與當地共同策劃實施了人居環境提升、既有建筑整治、惠民空間打造、“三類農房”改造、景觀設施完善、特色產業培育等27個項目。
位于沙江鎮中心地帶的原良種場樓房長年閑置,經過臺灣鄉建鄉創團隊的設計改造,變身為“大眾茶館+公共圖書室”休閑娛樂場所,成為群眾閑暇時的好去處。
“中午吃完飯到隔壁人民會場下棋,下午與老友相約大眾茶館,晚上沿著古城堡散步,日子很充實。”說起沙江鎮的變化,村民盧冬亮侃侃而談。
如今,漫步沙江鎮,每一處細微的變化都折射出鄉建鄉創生動實踐的縮影。如,針對農房存在采光、通風、防潮、缺乏房前屋后庭院空間等問題,臺灣鄉建鄉創團隊通過完善使用功能、借景設計等,有效改善居住環境;打造“大眾茶館”、南屏人民會場、南屏鐘樓廣場及“二十四節氣”打卡點等場所,形成集鎮漫步觀光“30分鐘”幸福圈。
“面子靚”更要“底子美”。沙江鎮還結合鎮區農村污水治理項目,實現集鎮污水治理全覆蓋;完成垃圾干濕分類,垃圾清運實現社會化運營,做到日常日清;改造鎮區現有3所公廁,全面配套無障礙設施;利用南屏老舊小區三期停車場建設項目,新建提升車位110個,逐步完成桿線整治、外立面改造等。
改善環境,更要留住文化。作為溫麻船屯舊址,沙江鎮是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千年古鎮。臺灣鄉建鄉創團隊經過實地采風,梳理當地歷史脈絡,將“汐路橋”“沙江S灣”“竹蠣”“葛洪山”等特色符號及歷史文化遺存有機嵌入集鎮環境整治,修繕南屏古城城墻、新建“南屏晚鐘”、打造愛國教育主題公園,最大限度留住歷史印記,提升集鎮文化內涵。
針對沙江鎮留守老人較多的特點,臺灣鄉建鄉創團隊還進行針對性的適老化改造。在沙江鎮南屏村村民盧懷舉家中,從大廳到房間再到衛生間都安裝了扶手,衛生間配有馬桶、熱水器、防滑地面,優化了開關照明,房間還安裝了報警器等,解決了老人起床、如廁、用餐、出行等方面安全隱患。
吳正隆說,適老化改造并非“一刀切”的標準化流程,而是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家庭實際居住環境、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等,制定具體改造方案后開展實施。
“太感謝閩臺鄉建鄉創的團隊,父親現在住得舒心,我們也放心。”盧懷舉的女兒如是說。
現如今行走在沙江鎮,懷舊與新潮相融共生,沿街房屋立面運用了馬頭墻的式樣,店鋪招牌和遮陽棚統一整潔,中心街古色古香,修繕后的鎮區道路秩序井然,實現了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鄉建鄉創給沙江鎮帶來的,遠不止鎮區面貌的改變。臺灣鄉建鄉創團隊還為全鎮產業發展提出了“文旅+產業”的創新思路,引導當地結合蜜柚產業開發蜜柚主題特色文創產品,助力一二三產業融合,打響全域旅游品牌。
“‘鄉建’是第一步,已經在逐步推進見效中;下一步我們將攜手臺灣鄉建鄉創團隊著力推動‘鄉創’,讓前期建設的部分充分活化利用,打造更多富有沙江特色的展示窗口。”沙江鎮黨委書記黃光亮說,相信只要用心打造,一定能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涉及臺江晉安 福州這些小區即將改造升級2024-11-24
-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 | 閩臺攜手 古村落煥新顏2024-11-13
- 閩臺攜手,古村落煥新顏2024-11-07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首屆海峽兩岸雜技與魔術交流活動在晉江成功舉2024-12-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