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海峽兩岸>臺灣新聞
      分享

      “這次荊楚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峽工程,這個工程建設很有遠見,對于大陸未來實現‘雙碳’目標,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臺灣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任以芳說,親眼目睹萬噸級貨輪走“水樓梯”,領略三峽大壩的磅礴氣勢,了解工程背后百萬移民的壯舉,都讓她大為震撼。

      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活動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舉辦,近20名兩岸媒體人在一周時間內,圍繞長江大保護、自然人文、鄉村振興等主題進行采訪報道。

      “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活動走進宜昌| “三峽工程比想象中更雄偉”

      圖為長江三峽風光。

      三峽美 江水清

      興建三峽工程、治理長江水患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早在1919年,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開發三峽的宏偉設想。新中國成立后,建設三峽工程逐漸從夢想變為現實。“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三峽工程是治理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也是世界上承擔綜合功能任務最多的水利水電工程,通過科學調度,可以發揮巨大的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配置、節能減排與生態環保等綜合效益。

      三峽大壩上下游水位落差高達113米,往來的大小貨輪要翻越40層樓房的高度。為了方便船只通航,三峽集團讓“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樓梯”是雙線五級船閘,“電梯”是升船機。船舶過閘利用“水漲船高”的連通器原理,如同走樓梯一樣,依次通過5級閘室。打造這個世界上規模最大、連續級數最多、水位落差最大、技術最復雜的內河船閘,施工人員削平了18座山頭,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

      “小時候聽說過三峽工程,但只有粗淺的了解,來到這里,發現它比想象中更雄偉。”臺灣《聯合報》記者陳政錄說。兩岸媒體記者紛紛感慨,能近距離觀察貨輪走“水樓梯”過船閘,從海拔高度185米的壩頂俯瞰三峽大壩,真是不虛此行。夜游長江,當游輪通過“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的船閘時,記者們更親身體驗了浮水升騰的快感,也著實走了一回“水樓梯”。

      “八百里清江美如畫”,清江是長江支流,在尋訪巴楚文化途中,記者們連聲贊嘆其風景秀麗。然而,長江流域并非始終美麗如斯。曾經,由于環境遭受破壞,長江生態健康的“晴雨表”、有著“微笑天使”之稱的長江江豚,也一度陷入瀕危狀態。

      2021年元旦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禁漁第一年,江豚就屢屢在湖北的江河中現身。“大陸近些年很重視生態環保,長江大保護令人感佩,可以想象十年后的長江,會更加美好。”任以芳說。

      同宗情 一家親

      根據《中華屈氏宗譜》記載,屈氏從宜昌市秭歸縣走向全國。當地的萬古寺村是屈氏后裔聚居地,其村名的由來,正為紀念屈原精神萬古流芳。全村居住著屈氏后裔1300多人,他們都敬奉先祖屈原,家家供奉屈原銅像,人人會背誦屈原文章,這里有“中華屈氏第一村”的美譽。

      在臺灣彰化縣寶部里,有個屈家村,村里住著200多名屈姓子孫。2010年,島內屈氏后裔赴秭歸尋親,兩岸屈氏從此結下不解之緣。宜昌市臺辦主任李杰說,同姓聚族而居是中國人宗族觀念的體現,尋根問祖、追根溯源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萬古寺村委會主任屈家明向記者們展示屈氏族譜,“我們也手抄了一份,送給身在臺灣的屈氏宗親。”多年間,兩岸屈氏后人交往不斷。疫情前每逢端午,他們都會聚集長江邊祭屈原、吟詩作、觀龍舟,并一同掛艾草、包粽子、扎香袋,暢敘親情。2012年,一尊由秭歸縣相贈的屈原銅像,在屈家村“安家”,臺灣屈氏后裔對先祖的追慕之意,從此有了寄托。兩岸同根同源的血脈深情,也有了新的見證。

      屈原故里文化園毗鄰三峽大壩,在橘林掩映下愈顯肅穆清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在《離騷》中以大量的香草意象自喻品格高潔。鼓樂聲中,兩岸媒體記者敬獻蘭草,共同祭拜屈原。

      “臺灣在端午節時也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習俗,以前只在書本上讀到屈原,第一次來到屈原文化的發源地,感覺歷史課本里的內容就呈現在眼前,對屈原的愛國情懷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陳相如說。

      生態好 產業興

      許家沖村位于三峽工程左岸,被譽為“壩頭庫首第一村”,屬三峽移民搬遷村。為順應移民江邊生活傳統,許家沖村引入山泉水,修建了幾座公共便民洗衣池。村民們選用無磷洗衣粉,主動進行垃圾分類,自覺守護著綠水青山。

      洗衣池旁,記者們偶遇前來用棒槌洗衣的村民。有臺媒記者笑言,“想起了小時候外婆用棒槌洗衣服”。同樣讓臺灣記者感到親切的,還有村民制作的文創產品。“這用的是臺灣產的客家花布!”《臺灣人民報》社長巫月樺在“三峽·艾”工廠驚喜地說。

      謝蓉是許家沖村產業致富帶頭人,她創立了“三峽·艾”特色品牌,旨在將峽江繡藝“牽花繡”發揚光大。“2014年,我們得到上海公益組織的幫助,有臺灣老師來培訓教學,還推薦了臺灣產的客家花布。”謝蓉向記者們展示了一款中華鱘造型的刺繡工藝品,“這款產品設計獨特,很受市場歡迎,也有幸成為兩岸文化融合的見證。”

      在三峽臺商工業園,兩岸媒體記者圍著興勤(宜昌)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隋中華,聽他分享臺企在宜昌利用穩定的綠色能源、扎根發展并轉型升級的故事。圍繞長江江豚文創IP “豚寶”,記者們也就兩岸文創產業的發展與交流,向臺灣青年宜昌創業就業交流培訓基地負責人陳彥問個不停。

      湖北廣播電視臺記者胡文超在宜昌生活了十幾年,在此行途中熱切地向兩岸媒體記者介紹當地情況。“咱們參訪的很多地方,我都很熟悉。沒想到臺媒記者的采訪那么細致,好多角度都是我之前沒想到的。”胡文超贊許道。

      “臺青看宜昌,一見即傾心。”《臺灣人民報》武漢特派記者劉世鑫與湖北當地媒體互動,以短視頻形式即時分享各處采訪點的鮮活體驗。“我會繼續將真實多元的湖北,展現給海峽兩岸的民眾。”劉世鑫說。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av色影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33333在线亚洲| 亚洲天堂男人影院|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粉嫩美白在线|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乱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