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首場電視辯論會27日登場,針對民進黨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批評馬英九當局的“外交休兵”政策,造成“外交人員”不知為何而戰,導致臺灣的涉外關系維持“要看中國大陸臉色”等,馬英九辦公室28日一早大動作發出新聞稿強力反擊,抨擊蔡英文重回陳水扁當局當年的“烽火外交”政策,將給未來兩岸關系與涉外關系帶來極大風險。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28日報道,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陳以信表示,蔡英文將嚴重破壞過去7年半來,領導人馬英九所打造出臺海和平繁榮的現狀,反讓兩岸關系重回蔡擔任陸委會主委時,臺海瀕臨戰爭的危險邊緣。他更質疑,蔡英文憑什么以“烽火外交”來“維持現狀”?
陳以信指出,民進黨執政八年的涉外政策自認為講究“實力原則”,但結果卻讓人不敢恭維,不只搞出“支票簿外交”、“迷航外交”,還讓美國政府認為臺灣是“麻煩制造者”,連陳水扁本人出訪都被拒絕在美國本土過境。
他強調,民進黨執政時選擇和中國大陸“硬碰硬”的結果,結果就是使臺灣地區的“邦交國”丟了9個,如果蔡英文真的再度執政,重回“烽火外交”政策,請蔡主席先告訴臺灣民眾,未來臺灣地區的“邦交國”還要再丟幾個?
陳以信并舉例,美國前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麥艾文日前才在臺北公開表示,2009年時的臺灣地區與美國的關系“就像是手術后等待復原的病人”,雙方喪失相互信任與尊重。他質疑,難道蔡英文想再次讓“烽火外交”將“斷交”36年以來最佳的“臺美關系”送上手術臺嗎?
至于蔡英文在辯論會中稱“1992年并沒有九二共識”,陳以信反批“詭辯”。他舉例反問蔡,1947年時并沒有“二二八事件”名詞,1958年時也沒有“八二三炮戰”(金門炮戰)的名詞,兩者都是事發若干年后才出現的名詞,但難道就可因此說“二二八事件”與“八二三炮戰”從未發生過?
陳以信又質疑,這些道理馬英九當局講了好多年了,蔡主席為何還在炒冷飯?蔡英文主席是在參選領導人的人,不是電視政論節目名嘴,豈可和全體臺灣民眾玩這種無聊的文字游戲,用詭辯方式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
對于蔡英文說“裝睡的人是永遠叫不醒”,陳以信則批評,顯然蔡拒絕“九二共識”的態度就是“裝睡”,難怪不管大家好說、歹說,把所有歷史證據拿出來,大陸方面也承認“九二共識”的存在,全天下就是蔡主席一個人“永遠叫不醒”。
陳以信并舉出臺“立法院”的公報,批評蔡英文面對“九二共識”的立場“前后不一”。他指出,根據2000年立法院公報第89卷第41期第98頁記載,當年蔡還是臺灣方面陸委會的“蔡主委”時,曾于2000年7月6日在立法院答復“立委”陳超明質詢時,清楚表明臺灣當局的立場是“各自表述一個中國”(“一中各表”)。
但后來蔡開始否認“九二共識”,在2010年5月26日并公開宣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現在更說“‘九二共識’只是選項之一”,蔡主席的兩岸立場“前后矛盾、變來變去”。
陳以信還提到,12月22日蔡英文向工商團體保證的兩岸政策三原則是“溝通、不挑釁、不會有意外”,但到了12月25日公辦政見會就變成“溝通、誠信、不選舉操作”,才三天就不一樣,不僅“不挑釁”、“不會有意外”都不見了,甚至在領導人辯論會上還重談“烽火外交”論調,把“九二共識”當成選項之一,難道蔡主席真打算挑釁兩岸關系甚而創造意外嗎?
陳以信批評,顯然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根本沒有準備好,一旦當選,將讓7年多來和平繁榮的兩岸關系立即陷入倒退,蔡主席又怎么可能“維持現狀”呢?叫工商界與希望兩岸和平繁榮發展的大多數臺灣民眾,怎么放心把票投給蔡主席呢?
日前蔡英文說要以辜振甫先生為典范,指辜老看到“習馬會”不知作何感想?”陳以信指出,辜老已經辭世十年,又是前輩,蔡主席不該政治消費辜老,甚至還搞不懂辜老的心愿,他請蔡主席去問高度肯定“習馬會”的辜媽媽(辜嚴倬云女士),問她:“如果辜老地下有知,看到蔡主席模糊不清的兩岸政策,不知作何感想?”
陳以信最后歸納蔡英文的兩岸立場其實是“三不政策”:“不接受九二共識”、“不排斥臺灣‘獨立’”、“不讓兩岸關系朝正面進展”,他反問蔡英文,以上哪一點主張,能讓辜振甫先生在九泉之下感到安慰?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臺灣選舉 頻道推薦
-
臺灣洪秀柱用盡“洪荒之力”輔選花蓮市長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