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教育頻道>教育資訊
      分享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構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其中,《意見》高度關注到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群體,并進一步部署落實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就業幫扶要求,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范圍,持續監測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等。

      推動高校培養與產業需求對接

      最新數據顯示,2025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近年來高校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從2022年起連續3年突破千萬,高校畢業生已成為我國城鎮新增就業絕對主體。

      《意見》指出,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全鏈條都要根據產業端人才需求進行優化。具體內容包括:優化培養供給體系、強化就業指導體系、健全求職招聘體系、完善幫扶援助體系、創新監測評價體系、鞏固支持保障體系等“六大體系”,涉及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過程的多環節各方面。

      “與以往相比,此次《意見》最大的亮點在于,更強調市場化機制在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中的核心作用,而非行政干預或短期政策性崗位兜底。”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這份《意見》多次出現“市場”這個關鍵詞,就是要打破過去的體制,使就業工作更加符合市場化、社會化的需求。“過去,我們的招生體制與市場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現象。”

      “就業問題的最終解決需回歸市場邏輯。”儲朝暉表示,此次《意見》的突破在于以“市場優先”為導向,推動高校培養與產業需求對接,從源頭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擴大理工農醫類專業招生規模

      學科專業作為最主要的育人載體,要與用人需求匹配。

      《意見》強調,進一步完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與就業聯動機制。綜合考慮高校辦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狀況,優化招生計劃分配方式和學科專業設置,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制定專項招生計劃。

      《意見》還提到,優化高校層次類型和區域布局,引導高校明確辦學定位、分類特色發展。組織地方和高校開展新設學科專業人才需求論證、存量學科專業就業狀況評估。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我國新增本科專業布點數2.1萬個,撤銷或停招不適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數1.2萬個。各地各高校加大學科專業調整力度,擴大理工農醫類專業招生規模,對就業質量不高的專業實行紅黃牌提示制度,以促進供需適配為導向動態調整高等教育專業和資源結構布局。

      《意見》要求,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發新的就業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支持民營企業穩崗拓崗,深挖吸納就業潛力;群團組織圍繞服務對象需要,提供特色化求職招聘服務;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社會組織等挖掘優質資源,提供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專業化就業服務;鼓勵志愿服務組織、慈善組織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社會組織開發崗位資源或提供公益性就業服務等。

      用微專業、職業培訓

      迅速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司)負責人就《意見》答記者問時指出,求職招聘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關鍵環節,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都十分關注。當前,求職招聘工作合力依然不足,還不能完全滿足高校畢業生對高品質服務的需要。

      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要著眼促進崗位資源共享,提出建設一批區域性、行業性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著眼發揮創業帶動就業作用,提出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著眼鼓勵多渠道就業,支持高校畢業生發揮專業優勢到新業態新模式、中小微企業等就業創業。

      此前,相對于校內學科教育,高校對畢業生職前就業培訓的重視度不足。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相比,高校對就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亦尚未達到同等地位。

      對此,《意見》部署,要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持續完善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標準,推動高校將其列為必修課,打造一批國家規劃教材、示范課程和教學成果;鼓勵高校設立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學科專業,加強研究生層次專業人才培養。同時,要把就業教育作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內容,與前二者深度融合。

      數據顯示,當前,全國高校就業指導教師約10萬人,其中專職2萬人、畢業班輔導員和兼職指導教師8萬人,教師隊伍學歷結構、學緣結構相對合理。《意見》明確,下一步要落實就業指導教師職稱序列、工資待遇,同時吸納企業師資力量,提高就業教育質量。

      記者了解到,面向新興產業急需的知識和技能要求,近期,教育部正實施高校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指導各地高校聯合企業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助力畢業生在離校前迅速提升就業能力。與此同時,教育部正部署各地各高校抓住春季促就業工作攻堅期,在3月至4月深入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加快組織校園招聘,精準開展就業幫扶。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周祖翼趙龍與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日本在线看片|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亚洲大香人伊一本线|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 亚洲男人天堂影院|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