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數碼
      分享

      4月14日,《奔跑吧》回歸熒屏,燃起了第二季度的綜藝戰火。盡管上一季的收視和口碑不及預期,這一季的《奔跑吧》仍獲得了金主伊利的支持,冠名費高達5億。

      如今,但凡是有點影響力的綜藝節目,冠名費都在億元以上。總以“經費有限”為理由的《極限挑戰》,第三季的冠名費已達4億元,《中國新歌聲2》冠名費超過5億,《歡樂喜劇人3》和《天籟之戰》的冠名費也超過了2億。

      在廣告市場不盡如人意的當下,為何廣告商愿意花天價去冠名綜藝節目呢?

      國產綜藝冠名費飆升,《爸爸去哪兒》3年漲20倍

      近幾年,國產綜藝節目的冠名費一路飆升,熱門綜藝的冠名費動輒上億,吸金能力讓人咋舌。

      所謂冠名,一般指企業為了達到提升企業、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而采取的一種階段性宣傳策略,如“本節目由XXX冠名播出”這種耳熟能詳的臺詞。在綜藝節目的所有廣告收入中,最重要的就是冠名費,冠名費一般能占制作成本四分之三以上的比重。

      回溯到2013年,《爸爸去哪兒》的冠名費僅有2800萬,還不到《奔跑吧兄弟》和《我是歌手》第一季冠名費的零頭。未料想,節目火遍大江南北后,冠名費足足漲了十倍。2014年開播的《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冠名費已經突破了3.1億。

      正是在這一年,國產綜藝集體邁入了“億元時代”。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爸爸去哪兒2》、《星光大道》和《中國最強音》的冠名費都突破了3億,《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3》、《我是歌手2》冠名費超過2億。就連知名度不高的《夢想合唱團》和《中國好功夫》,也擠進了“億元俱樂部”。

      到了2015年,綜藝節目冠名費開始步入“5億時代”。這一年,《爸爸去哪兒3》的冠名賣出了5億的高價,比2013年漲了近20倍,老牌綜藝《非誠勿擾》也拿下了5億冠名費。就連2015年首播的《偶像來了》,冠名費都達到了4億。

      2016年,熱播綜藝的冠名費價格仍在不斷刷新。《快樂大本營》獨攬7億冠名,較之2015年增加一倍。《我是歌手》也不遑多讓,冠名費從第一季的1.5億漲到了第四季的6億。今年剛播出的《奔跑吧》,冠名費也維持在5億元,絲毫沒有受到上一季收視率下滑的影響。待播的《中國新歌聲2》和《極限挑戰3》,則分別拿下了5億和4億的冠名費。

      衛視綜藝越來越吸金,網絡綜藝也不甘落后。網綜標桿性節目《奇葩說》第一季便獲得了5000萬冠名費,第三季小米更是以1.4億的冠名費刷新了前兩季的紀錄。2016年首播的《火星情報局》和《十三億分貝》,還沒上線就獲得了過億的招商贊助。可見,網綜的吸金能力正在向電視綜藝逼近。

      為何“金主”鐘愛綜藝節目?

      近幾年,電視行業的整體廣告收入不斷下滑,綜藝節目的廣告收入卻在逐年上漲。《爸爸去哪兒》的冠名費漲了近20倍,《奔跑吧兄弟》和《我是歌手》的冠名費也增長了3-4倍。為何“金主”熱衷于在綜藝節目上“砸錢”,這樣做真的有用嗎?

      1、國產綜藝進入井噴期

      自2013年以來,衛視綜藝的題材日益豐富,親子類、音樂類、喜劇類、游戲類、益智類等各類綜藝都開始占據一席之地。題材多元化的同時,綜藝節目的質量也有了明顯提高,出現了《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等現象級的綜藝節目。

      近兩年,國產綜藝進入了“井噴期”。據《2016騰訊娛樂白皮書》顯示,2016年的衛視綜藝約有144檔,網絡自制綜藝約有111檔。在收視和點擊方面,國產綜藝也獲得了“大豐收”,衛視綜藝有37檔平均收視率破1,網綜有9檔播放量超過20億。

      綜藝市場的繁榮,帶來了更佳的商業發展前景,越來越多的品牌愿意為綜藝節目一擲千金。除了蒙牛、伊利、vivo等“熟臉”,電商、汽車、金融業也開始把目光投向綜藝市場。綜藝節目題材的多樣化,也為品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不同行業的品牌都能找到符合自己調性的節目和贊助方式。

      2、綜藝紅利的誘惑

      廣告主如此鐘愛綜藝節目,說到底還是因為有利可圖。實際上,不少甘作金主的先行者,在冠名之后的確享受到了綜藝帶來的紅利。

      2005年,蒙牛冠名贊助了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誰也沒想到,這檔選秀節目一夜之間火遍了大江南北,讓蒙牛成為了第一個真正享有綜藝紅利的品牌。公開資料顯示,冠名《超級女聲》后,原本銷售疲軟的蒙牛酸酸乳,銷售額從2004年的7億飆升到2005年底的25億。

      能為“金主”帶來收益的,不僅是衛視綜藝,網綜同樣有這種“魔力”。在《奇葩說》中,被宣傳為“時尚時尚最時尚”的服裝品牌——美特斯邦威,同樣享受到了綜藝紅利。

      據報道,《奇葩說》第一季播出后獲得2.6億點擊量,討論度也直線上升,帶動了贊助品牌美特斯邦威的品牌認知度、品牌購買度和購買意愿,衍生品售出率也達到80%。

      3、廣告主有曝光需求

      除了綜藝紅利的誘惑外,廣告主本身就有曝光和宣傳的需求。如果廣告主是“土豪”,在廣告投放上更是毫不手軟。

      早在2014年上半年,伊利的廣告宣傳費用已經突破25億,其中獨家冠名《爸爸去哪兒2》和網絡冠名《中國好聲音3》就花去了將近4億。而根據2015年的年報數據,四大上市乳企當年廣告宣傳推廣費共計153.59億元,令人瞠目結舌。

      為了讓金主更好地投放廣告,綜藝節目也是各出奇招。《奇葩說》開創了花式口播廣告的先河,讓冠名商美特斯邦威“時尚時尚最時尚”的廣告語變得路人皆知。

      《火星情報局》中,為冠名商一葉子精心定制的各種歌舞、相聲等廣告段子,同樣讓觀眾印象深刻。這些綜藝節目的定制廣告,迎合了品牌的曝光需求,同時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熱門綜藝最受寵 行業馬太效應明顯

      如果你是國產綜藝的忠實粉絲,一定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國產綜藝的冠名似乎被乳業品牌、化妝品品牌和手機品牌承包了。

      無論切換到哪個頻道,總能輕易發現伊利、蒙牛、vivo、OPPO、一葉子等品牌的身影。

      這些“不差錢”的廣告主,到底愿意為什么樣的綜藝節目掏錢呢?

      1、成熟的現象級節目

      既然綜藝冠名是一種廣告宣傳,首先考慮的自然是節目的收視率。如果節目是首播,收視率難以預測,冠名費往往不是很高。《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播出前,原定的冠名商并不看好這檔節目,最終999感冒靈只花了2800萬就成功“撿漏”,成了第一季的冠名商。

      如果是一檔成熟的現象級節目,第二季和第三季的冠名費就會飆升到2-3億以上。《爸爸去哪兒1》紅遍大江南北后,冠名費飆升到了3.2億。《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一炮打響后,第二季冠名費也都超過了2億。

      2、與自身商品屬性契合的節目

      除了收視率,品牌也會從綜藝節目的內容方面進行考量,選擇與自身商品屬性契合的綜藝節目。比如,“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的養元冠名《最強大腦》,主打兒童市場的伊利QQ星冠名《爸爸去哪兒》,有減肥功效的康寶萊冠名瘦身真人秀《燃燒吧!卡路里》等。

      選擇和自身商品屬性契合的節目來冠名,可以減少在節目中念廣告的“違和感”,也更容易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爸爸去哪兒》中,除了孩子們飲用QQ星牛奶之外, 還讓萌娃奶爸前往伊利的牧場參觀,在玩樂之中宣傳了產品,克服了生硬植入帶來的違和感。

      3、明星扎堆的節目

      隨著粉絲經濟的發展,綜藝節目越來越看重明星的價值。一般來說,大牌明星扎堆的節目,比較容易取得高收視,從而影響品牌的傳播效應。例如,《偶像來了》還未播出,就收獲了4億冠名費,顯然是林青霞、朱茵、蔡少芬、趙麗穎等人組成的嘉賓陣容吸引了冠名商。

      除了大牌加盟之外,廣告主還熱衷于冠名品牌代言人參與的綜藝節目。品牌春紀就冠名了代言人周冬雨參與的《我們相愛吧》第二季。在節目中,周冬雨不出意料地上演了使用春紀化妝品的畫面,提高了品牌的曝光率。

      4一線衛視播出的節目

      節目的播出平臺,也是廣告主選擇的重要原因。與央視綜藝節目相比,地方衛視的綜藝節目更受“金主”青睞。歸根結底,地方衛視受眾群體更加年輕化,更容易與品牌的消費者群體重合。例如,去年韓束就將大部分電視廣告投放重點鎖定在湖南衛視,旗下品牌一葉子冠名了《天天向上》和《我想和你唱》。

      總體來看,綜藝冠名方面的“馬太效應”十分明顯。廣告主熱衷于選擇最熱門的綜藝節目,客觀上加大了熱門綜藝之間以及各大衛視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目前,除了少數衛視能夠憑借熱門綜藝獲得巨額冠名費,大部分衛視節目越來越難接到廣告訂單。

      天價冠名費有水分 5億已是天花板?

      短短3年間,不少綜藝節目的冠名費飆升了幾倍乃至幾十倍,《奔跑吧兄弟》等多檔現象級綜藝冠名費都超過了5億。伴隨著冠名費的增長,業內也出現了不少質疑的聲音——動輒幾億的冠名費是否物有所值呢?

      實際上,品牌愿意一擲千金冠名某個節目,必然是出于品牌戰略的需要。蒙牛冠名2005年的《超級女聲》,是為了給新產品“酸酸乳”打開市場。伊利大手筆投資《奔跑吧兄弟4》和《爸爸去哪兒4》,也是為推廣旗下具有戰略意義的飲品。就算沒有這些現象級節目,冠名商也會在別的領域花掉這筆廣告費。

      當然,巨額的廣告費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對冠名商來說,冠名的綜藝節目成為爆款,自然是喜聞樂見的。但更多時候,冠名也可能會“打水漂”。去年,蒙牛斥資8億,冠名《全員加速中2》和《夏日甜心》,最終兩檔節目的收視卻不及預期。藍月亮豪擲4億冠名《旋風孝子》,最終節目的影響力也不如人意,難以躋身“現象級”之列。

      為了規避風險,廣告主傾向于冠名最熱門的綜藝節目。然而,現象級節目的品牌效應能維持多久,同樣是一個未知數。2016年,《跑男》、《新歌聲》等“三代”之后的綜藝都出現了收視口碑雙滑坡的現象。即使是穩居衛視綜藝收視冠軍的《跑男》,平均收視率也從4.515下跌到了3.585。

      新興節目反響平平,現象級節目呈現頹勢,節目制作成本不斷攀升……近兩年,綜藝市場的“瓶頸”開始凸顯。從2016年部分大品牌的財報數據來看,綜藝營銷的高投入不一定會為企業帶來預計的收益。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金主”有錢任性,恐怕也要多加斟酌了。

      細心的網友可能已經發現,2017年播出的綜藝節目中,拿到5億以上的冠名費只有《奔跑吧》、《中國新歌聲2》等幾檔節目。綜藝冠名正式進入5億時代的說法,似乎變成了一個偽命題。一言不合就豪擲千金的廣告主,正開始變得理性起來。目前來看,5億冠名費已是綜藝冠名費的“天花板”。

      在文創資訊看來,綜藝市場走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品牌商應當適度調整投資策略,與其執迷于冠名帶來的虛榮光環,理性的投資才能達到雙贏。對綜藝節目來說,最重要的是保證節目自身的品質,只有不斷更新升級節目模式,延長節目的生命周期,才能獲得更多“金主”的垂青。

      動不動就4-5億!綜藝節目冠名為啥那么香?

      責任編輯:海凡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海域10693艘漁船正式進入海洋伏季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亚洲美女aⅴ久久久91| 亚洲高清国产AV拍精品青青草原|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有限公司|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性猛交XXXX|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佐佐木明希|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亚洲色图在线播放|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