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節假期,我們回到家鄉。
我們來自地北天南,我們來自農村和城市。
我們關注"雙創"浪潮下的時代進程,我們也關心家鄉的變與不變。
山區小鎮的互聯網奇緣,沿海農村和互聯網金融如何擦出火花?被投資人遺忘的東北青年如何創業?……
今天起,尋找中國創客將推出“回鄉筆記”系列報道,記錄家鄉和互聯網、創業、投資之間的故事。
湖北省恩施州楊柳鎮上的日常街景
我差不多一年能回家兩次,國慶一次,春節一次。
每次回家都像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溫十年前的記憶,因為在我印象中,自從我初中畢業后離開了這個小鎮,它的樣子就再也沒有改變過。
在小鎮最為繁華的大街上,變化的也僅僅是零星半點的裝飾,從粉變成紅,再從紅變成橙色,風格還是大抵一致的,遇上某個店鋪新主人接盤,也是萬年不變的充氣大拱門,加上兩個雷炮,一掛鞭。
當然,這些年雷炮的個頭確實越變越大,內容也越來越花哨。
被各路巨頭遺忘的小鎮
小鎮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它有一個很文藝的名字,楊柳,楊柳青青江水平的“楊柳”。十年前還是一個鎮級單位,后來鎮政府搬到了另外一個小鎮,楊柳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邊緣之地。
如果以鎮為單位,整個楊柳鎮的人口是4.5萬人,面積約為300平方公里,典型的“地廣人稀”結構模型。
對于在一二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每次回到家鄉小鎮后確實不太習慣,在大城市有的一切互聯網產品,在這里都銷聲匿跡,甚至完全找不到他們來過的痕跡。
在電商領域,京東送不到貨,天貓走普通快遞也得5天以上,還很少有人會用天貓購物。沒有美團,沒有大眾點評,沒有餓了么,沒有百度外賣,沒有一家商店支持微信或者支付寶支付。
當然,如果你非得加老板微信轉賬,在他將信將疑的眼光中,也能完成購物環節。
從線下來看,既沒有蘇寧國美,也沒有肯德基、麥當勞,也沒有電影院、KTV等娛樂場所。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楊柳不僅僅是一個被互聯網巨頭遺忘的小鎮,也是一個被各種線下巨頭遺忘的小鎮。
逐漸向山區滲透的互聯網
從基礎設施角度而言,楊柳小鎮的上網條件已經具備,電信寬帶和移動和聯通的4G網的覆蓋已經基本完成,甚至連大山深處的許多地方都能找到4G網了。
以互聯網世界發展的邏輯來看,楊柳小鎮的進化史應該是跳過了PC互聯網時代,直接大躍進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年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擁有了一部甚至多部智能手機,其中,小學生和初中生成為智能機的真正使用者,雖然所有者是他們的父母。
小鎮街道上的常住人口不超過1000人,剩下的幾萬居民分散在逶迤的群山之中。
一年以前,如果不是住在小鎮上,基本與互聯網隔絕,電信寬帶無法覆蓋,移動、聯通的4G也無法覆蓋,就算覆蓋了,上網費用也很貴,瀏覽30分鐘網頁,一個月的流量包也就到頭了。
2016年,聯通出了一個有趣的業務“4G CPE無線通訊網絡”,似乎是專門為山區定制,一個上網的“貓”,加上一張聯通手機卡,只要能搜索到4G信號,就能建立20M帶寬的無限流量網絡。
陳祥波是楊柳街上的一個手機分銷商,順帶做著聯通無限網絡的代理分銷業務,一年下來,陸陸續續幫近800戶家庭安裝了無線寬帶。
電信辛辛苦苦鋪設了好幾年的網絡光纖在2016年也基本完成,但第一批“吃螃蟹”上網用戶數量有限,其余潛在用戶基本被聯通“截胡”。
其實,不管是對于三大電信運營商而言,還是電商而言,“先入為主”的邏輯在農村更是鐵律,農民并沒有那么大的意愿和動機去嘗試另一種新的方式,所以,優先搶占農村互聯網市場的戰爭在兩年以前就已經打響。
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完善,為山區小鎮線上線下的打通提供了前提。
山區小鎮的新機會
按照行政區劃,全國共有2862個縣,鄉鎮合計41636個。楊柳只是中國4萬多個鄉鎮的縮影,當然,在經濟發達省份,有的小鎮早已把互聯網玩得風生水起,例如烏鎮。
但更多的地方卻還是一片互聯網的荒漠,既沒有巨頭的腳印,也沒有本土崛起的互聯網項目。
這個場景和“到非洲賣鞋”的故事有幾分神似:有個亞洲鞋廠想去開發非洲的市場,老板先派了甲去了非洲,甲看到非洲人都是赤腳的,他馬上給老板打電話,說非洲人都是赤腳的,不穿鞋的,我們這里沒有市場的,于是便打道回府了。
隨后老板又派了乙去開發非洲市場,他同樣看到了非洲人都是赤腳的,他于是馬上給老板打電話說:“你趕緊的生產鞋子,非洲這邊都是不穿鞋子的,這邊有很大的市場。”
對于中國的小鎮而言,同樣處在這個路口,也許在兩年以前,小鎮確實不適合“賣鞋”,但到了2016年底,一線城市的市場已基本瓜分完畢,一輪又一輪的模式創新在一線城市經歷了生死起伏,完成了商業模式驗證的項目開始將目光瞄向二線城市。
對于互聯網巨頭而言,更為明顯,在守住存量市場的基礎上,新的增量市場往往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東南亞、印度、非洲等海外發展中國家、不發達國家;二是中國三四線城市和村鎮。
京東大數據表明,從2014年到2016年,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占比下降了20%,五六線城市用戶占比上升了40%。
不僅京東在積極布局“下鄉”,淘寶農村計劃,蘇寧下鄉計劃都在過去一年炒得如火如荼,當然,發展速度并沒有在一二線城市那般形成摧枯拉朽之勢。
2016年下半年,在創投圈,常常聽投資人和創業者講“渠道下沉”。但事實上,要實現下沉可不容易,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數據顯示,近一年來,互聯網用戶的增速是逐漸放緩的。2014年和2015年同比增長均為9%左右,其中印度市場貢獻巨大,剔除印度,全球其它地區的增速僅為7%。
這組數據說明,在四五線城市和村鎮,互聯網用戶的擴張速度明顯降低,中國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過渡,但要完成從城市互聯網到村鎮互聯網的覆蓋,可能要耗上幾倍的時間。
對于習慣了“攻城略地”的互聯網巨頭而言,村鎮無疑是難啃的骨頭,但誰也沒有勇氣完全舍棄。這也為其它草根創業者或者本土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生機,在一二線城市,只要你的“肥肉”被BAT盯上,分分鐘用錢砸死你,但在十八線村鎮,舊有的資本套路難以走通,巨頭和新玩家又一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作為小鎮居民,雖然很多人并不關心未來的村鎮戰場是屬于巨頭還是本土玩家,但是如果互聯網創新的春風能早日吹到,也確實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文/然先生
責任編輯:海凡
- 廈門排全國安全城市第五名 北京位居第一2017-11-11
- 廈門、三明分別入選城市設計和城市“雙修”試點城市2017-11-06
- 工信部:將以更加開放的政策吸引外資進入中國工業互聯網建設2017-11-03
- 中國去年游戲收排名全球第一明年電競用戶數或達3億2017-11-02
- 福州將打造更加便捷網絡市場服務機制2017-10-26
- 回味廈門過去的5年 百姓獲得感就是答卷2017-10-18
- 福州“免檢”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森林覆蓋率56%2017-10-11
- 留學生:中國生活太便利 一部手機能搞定一切2017-10-09
- 互聯網讓百姓生活更便利 到處只要“掃一掃”2017-10-09
- 中央省市網絡媒體閩清行活動啟動 閩清各在建重點項目穩步推進2017-09-22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