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在這個標志性的日子里,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透露,中國將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

      中國官方正式確認“將組建小行星防御系統”的消息迅速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

      提到小行星防御系統,很多人心中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各種科幻電影里出現過的威武雄壯的星際攔截系統。

      比如《星河戰隊》里攔截蟲族隕石的“地球防御系統”。

      中國要打造的也是這樣的星際防御系統嗎?

      飯是一口一口吃的。就現代人類的科技水平來說,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首先要聲明,中國提出小行星防御系統,并非是“太空軍事化”。

      眾所周知,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對地球生命造成嚴重威脅。當小行星質量達到一定量級后,它的撞擊可能導致地球上的大規模生態滅絕。從這個意義上講,小行星防御不僅僅是某國的問題,更是需要共享全球技術、資源、情報、數據的一個全人類的系統性工程。因此,中方提出小行星防御系統,是為全球提供更多共同保衛地球的方案與思路。

      其次,要建設小行星防御系統,其實第一步是搞清楚我們的對手到底是什么情況。

      必須承認,目前人類對小行星的了解并不多,甚至很多都是猜測。比如小行星的具體來歷、數量,它們的主要成分和結構如何等,大部分都還只是科學推斷。直到近年,才首次有人類探測器降落在小行星上取樣返回,算是和它們有了初步接觸。

      但顯而易見的問題是,所有小行星的成分和結構并不可能都是一樣的,根據從某顆小行星上取得的樣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幫助制定更普適的小行星攔截方案,也沒人說得清。

      更重要的是,目前人類對小行星的探測能力也相對有限。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統計,目前有多達2.8萬顆小行星環繞地球飛行,這個數字隨著人類觀測能力的提升還在不斷增加。其中到底多少可能會撞擊地球、會不會突然出現某顆觀測范圍外的“漏網之魚”突然威脅地球,這些問題都并非是杞人憂天。

      更讓人焦慮的是,目前美國監測近地小行星的地面觀測站,還受到美國SpaceX公司“星鏈”衛星群的影響,使其觀測結果大受干擾。NASA已經明確警告稱,“星鏈”衛星群可能直接威脅到人類對致命小行星的探測。

      因此中國明確表示加入小行星防御系統的第一步,就是完善對小行星的監測能力。

      吳艷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首先要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對小行星的監測預警系統,不僅要編目,關鍵是分析判斷哪些是重危型;要對是否有可能解除這些威脅進行技術研究和攻關。

      中國航天人從來不玩虛的。早在2019年4月,國家航天局發布就發布《小行星探測任務有效載荷和搭載項目機遇公告》,確認了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要通過一次發射,實現一顆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一顆主帶彗星繞飛探測,達到探測領域和核心技術的全面性突破,使我國小天體探測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

      在2020年9月的一個高端技術論壇上,一名中國航天權威專家就提出,我國應盡快建立國家級近地小行星防御協調中心,組織協調小天體監測預警、危害評估、安全防御和應急處理,牽頭制定我國小天體防御體系的發展路線圖。發展地基、天基一體化的小天體監測預警平臺,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近地小行星監測預警能力。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小行星監測數據庫,發布有關信息。

      在完善對小行星探測能力的同時,也要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統。

      吳艷華透露,未來中國將組織編制近地小行星防御發展規劃,開發近地小天體防御仿真推演軟件,并組織開展基本流程推演。

      他表示,要爭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實施一次對某一顆有威脅的小行星進行抵近觀測,實施就近撞擊,并就改變它軌道進行技術實驗,為未來人類應對小行星等地外天體對地球家園的威脅,作出中國的新貢獻。

      他還建議布局小天體防御關鍵技術研究,開展小天體防御任務關鍵技術驗證,建立小天體防御任務地面模擬實驗室,并適時啟動實施我國主導的小天體主動安全防御任務。此外我國還應加強近地小行星防御基礎研究。

      目前國際上認為可能采用的行星防御一般是通過主動手段,其中包括核爆、動能撞擊、激光燒蝕、離子束牽引、引力拖曳、質量驅動等,破壞小行星的結構或者偏轉小行星的軌道。

      據老司機了解,中國在如何通過撞擊以偏轉小行星軌跡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此前中科院復雜航天系統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就提出應對大尺寸潛在威脅小行星的“以石擊石”防御方案,為積極主動應對小行星撞擊地球潛在威脅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效選項。

      據介紹,所謂“以石擊石”加強型動能撞擊行星防御任務概念可突破地面發射人造撞擊體的運載能力和包絡限制,通過在太空中捕獲百噸級質量的巖石,從而顯著提升撞擊體質量,最終實現小行星防御效果的數量級提升。

      去年,中國研究團隊還在一篇專業論文中提出,中國可以接連發射23枚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對直徑約492米的“貝努”小行星進行接連撞擊,就能達到改變其軌道的目的。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2018年提出的“超高速小行星遷移任務應急響應”的研究項目,需要發射75枚“德爾塔IV”重型火箭,接連撞擊“貝努”小行星,推動其改變飛行軌跡。

      與美國方案相比,中國的技術路線所需發射的航天器數量要少很多,成本更低,需要的準備時間更少。美國方案需要25年預警時間,中國方案則只需要10年的預警時間。

      這個中國方案被稱為“航天器火箭末級組合動能撞擊方案”(AKI,簡稱“末級擊石”)。通過數值仿真表明,相比于傳統動能撞擊方案,利用單發長征五號發射“末級擊石”任務的偏轉效果可等效于三發長征五號發射傳統動能撞擊任務的偏轉效果。同時,對于十年內偏轉直徑140米的小行星軌道,偏轉距離可由不足一倍地球半徑提升至一倍地球半徑以上,為十年預警時間條件下偏轉直徑140米級危地小行星提供了一種潛在的高效技術手段。

      這是中國航天人為保衛人類家園做出的卓越貢獻。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保衛地球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桃色AV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亚洲专区先锋影音|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AMM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