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吧。”近日,巴中市通江縣泥溪鎮大柏樹村屠宰戶楊波,封存了自家的殺豬刀。
數百公里之外,等不到屠宰生豬定點屠宰許可證的徐忠云,也開始遣返員工。徐忠云的身份,是涼山州金陽縣生豬屠宰場法人。
8月,新修訂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也被認為是史上“最嚴”的生豬屠宰條例:明確了建立生豬定點屠宰廠(場)信用檔案,并明確進入市場流通的豬肉必須在證件齊全的定點屠宰場點完成屠宰。而楊波和徐中云的屠宰場點,均未能取得全部證件。
業內人士看來,這無疑是對小型屠宰場點命運的“最后裁決”。實際上,結合疫情防控和環保要求等,目前四川開門營業的生豬屠宰點僅780余個,比2014年前后減少了四分之三。如此大規模的壓縮,不僅對生豬第一大省——四川的屠宰產業格局影響深遠,也可能對群眾的飲食習慣產生影響。
壓減小型屠宰場點的背景是什么?“我們還能不能殺年豬自己吃?”“還能不能殺豬到場鎮上賣?”《條例》實施后,2個多月來,不少網友通過四川日報全媒體問政四川平臺和民情熱線(028-86968696)發出疑問,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年豬還能不能殺?
“我們還能不能殺年豬自己吃?”“還能不能殺豬到場鎮上賣?”“年豬宴還能搞嗎?”……這是《條例》實施后,“前屠戶”們和一些群眾最大的疑惑。
“前屠戶”楊波說,離自家村莊最近的定點屠宰場,遠在上百公里外的通江縣城。只有在那里,養殖戶們才能完成檢驗檢疫和屠宰。也正是因為距離遠,不少周邊村社的鄉親在遇到紅白喜事殺豬或者殺年豬時,仍然請楊波操刀——他自小跟著父親殺豬,練就了一身手藝,“往年殺的年豬吃不完,還能在周邊去賣。”
年豬宴還能繼續辦嗎?
同樣困惑的,還有蒼溪縣農家樂業主趙元。往年,殺年豬和舉辦年豬宴、年豬節,是他家農家樂創收來源之一。趙元說,自己在2018年和2017年的春節,最多時候一天殺過五頭年豬,能置辦上百桌宴席。眼下《條例》的實施,讓這項創收活動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那么,殺年豬、年豬宴等還能繼續嗎?
“這的確是灰色地帶。”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根據《條例》,群眾或養殖戶的自養自食不受限制。
四川省畜牧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坦言,從《條例》來看,殺年豬用于自己食用合乎相關規定。但如要上市銷售的豬肉或相關制品(含菜肴),銷售方必須到定點屠宰場點完成檢驗檢疫和屠宰才能進入流通環節。照此規定,年豬宴舉行之前,農家樂等業主應將生豬送至指定屠宰場點檢驗檢疫或完成屠宰。
賣豬殺豬吃肉成本提升怎么辦?
不過,相較于殺年豬面臨著取消,村民們賣豬殺豬吃肉成本增加所波及的范圍更廣。
“太遠了,我們不想去(收)。”近日,達州萬源市豬販劉立本謝絕了幾位養殖戶和肉販子的邀請。在國慶節前后的消費旺季,劉立本不愿意“接單”的原因很簡單:對方所在的鄉鎮距離有資質的屠宰點太遠,往返的成本太高,“跑一趟好幾個小時,掙得還不多,不如就做縣城這一塊的生意。”
有多高?
楊波給出的數據更為直白:此前,運到場鎮上屠宰便可就地銷售,兩頭豬的運費最多50元。但眼下運到縣城附近的定點屠宰場,運費則要300元,“到最后,還是要買肉的老百姓自己分攤。”楊波介紹,眼下附近場鎮的肉價,每斤高于縣城及縣城臨近場鎮1-2元。
很多鄉鎮的小型屠宰點被取消了,誰來填補這個空白?提升的屠宰成本如何控制?記者采訪中,不少基層群眾和業內人士都有這樣的疑惑。
重建新的農村屠宰網點,能否引導鼓勵巨頭企業“下鄉殺豬”?
“這其實是一次行業轉型,希望和出路應該在規模企業上。”談到眼下群眾所反映出的困惑,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李學偉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并非無的放矢——今年以來,在越發嚴格的管理制度下,小型屠宰場點不斷退出之際,大型企業開始大舉進場。
今年,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宜賓市、眉山市分別計劃布局年屠宰能力300萬頭、200萬頭。而另一家上市公司龍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與成都佳享食品有限公司攜手,在成都蒲江縣布局生豬屠宰產能。
實力相對雄厚的大型屠宰企業,成了重建鄉鎮生豬和豬肉屠宰銷售網點的希望。
業內看來,除開擁有“不受限制”的運營資質外,大企業可以通過布局連鎖銷售、下沉冷藏庫點等形式,附帶配套生豬收儲、屠宰網點。而與傳統的小屠宰場比,這些網點最大的特征將是標準化運行。“當然,也要精心選址,以降低運行維護的成本。”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李學偉介紹,只要區域內的潛在消費者能夠達到一定數量,大企業自然就有布局的動力。只是,這還需要跨越規劃缺位、驅動政策不足等門檻。
“我們是想把觸角向下延伸,但不知道布局在哪里好。”川內某大型屠宰企業負責人呼吁,業務主管部門應盡快依據養殖產能和居民點分布,合理規劃生豬收儲屠宰和豬肉銷售網點,為企業布局提供依據。
此外,不少企業則提到:與大中城市相比,布局鄉鎮屠宰和豬肉銷售網點,利潤空間不大。在沒有對應的獎補政策前提下,大型企業向鄉鎮(特別是偏遠鄉鎮)進軍的意愿并不高。
目前四川正在梳理現有定點屠宰點位布局
對此,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四川正在梳理現有定點屠宰點位布局,力求盡可能找出屠宰點位覆蓋的盲區和邊遠區域,進而編制解決方案。而至于是否鼓勵巨頭企業“下鄉殺豬”,前述負責人表示,將會根據相關情況演變而定,政策還在擬定中。
新聞多一點
四川屠宰點大規模壓減的背后故事
“其實大家心里應該有準備,因為整個過程持續七年多了。”四川省畜牧獸醫局副調研員朱磊介紹,過去多年,從中央到省上,一直在壓減小型屠宰點的數量。
從2014年起,四川開始對屠宰點清理整頓、整合重組。根據相關統計分析,這一年,四川尚有在冊生豬定點屠宰場點2816家。
“主要出發點是保障衛生水平和豬肉產品安全。”巴中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茍斌才回憶,村鎮一級的屠宰場點規模普遍偏小、衛生和檢驗檢疫等設施投入有限,因此整改的方向就是對小型定點屠宰場點和私自宰殺場點的取締退出。
2016年起,這樣的清理整頓和整合重組,并先后加入了環保和疫情防控兩個元素。
“過去殺了豬,都是拿著自來水管沖一遍地。”資陽市安岳縣屠宰戶周大杰回憶,2016年前后的省級和中央環保督察中,自家的屠宰點因為無法解決污水處理問題而關門。2016年,全省累計取締關閉不合格屠宰點1160個,取締關閉率達39%。
非洲豬瘟疫情傳入,則給了剩下一部分小型屠宰場點最后一擊。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動物衛生監督所所長李宗林說,感染非洲豬瘟后,生豬的致死率為100%,應對當年的非洲豬瘟疫情,強化生豬屠宰點的管控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將四川列為全國壓減小型生豬屠宰場點的15個重點省(直轄市、自治區)之一,并派出專家組來川逐縣開展復核小型屠宰場點退出情況。
結合疫情防控要求等,四川于去年再壓減小型屠宰點180余個,目前全省開門營業的生豬屠宰點還有780余個,比2014年前后減少了四分之三。
相關鏈接
修訂后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體現“最嚴格的監管”要求
修訂后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7月23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公布,此次條例修訂體現了“最嚴格的監管”要求,施行以后能更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條例此次修訂體現了“最嚴格的監管”要求,在五大制度方面有所體現:一是生豬進廠查驗制度;二是屠宰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制度;三是生豬產品的出廠記錄制度;四是問題生豬產品的召回制度;五是風險監測制度。
你家殺年豬嗎?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元氣森林運營事故損失或超200萬真的嗎?元氣2021-10-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