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火災中超過60%喪生者死于煙霧,專家提醒——

      警惕火場中的“隱形殺手”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4月9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從歷年春季火災發生規律看,1至4月華北、西北、華東、華南、西南地區森林火險等級比較高,進入5月份,東北、內蒙古林區防火形勢最為嚴峻,春防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必須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堅決遏制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和群死群傷事故。

      3月底在四川涼山州西昌市突發的森林火災,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而火災帶來的健康傷害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3月30日下午,伴隨森林火災,大量濃煙順風飄進了西昌城區。全城被一層黃色煙霧籠罩,有居民表示煙霧彌漫,影響正常呼吸。

      另據外媒報道,有研究報告顯示,在2019—2020年度夏季,肆虐澳大利亞東部的森林大火煙霧造成417人死亡,1124例因心血管疾病住院和2027例呼吸系統疾病,以及1305例哮喘急診報告。

      火魔“兇神惡煞”,“煙魔”害起人來更是“肆無忌憚”。火災煙霧為何會引起死亡風險?吸入火災煙霧會引發哪些疾病傷害人體健康?遇到火災時該如何盡量減少煙霧對身體的傷害?

      濃煙才是奪人生命的第一殺手

      在眾多火災案例中,熊熊大火往往不是“燒死”人的直接武器,大火產生的濃煙才是奪人生命的第一殺手。四川省腫瘤醫院安全保衛部部長李琦智表示,在火災中喪生的人,有超過60%是死于煙霧,煙霧的危害主要來自于它的毒性及其里面的小粒子煙塵。

      “火災毒霧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氫、丙烯醛、煙霧以及砷化氫、苯、溴化氫、雙光氣、路易氏氣、芥子氣等有毒氣體。”李琦智說,一氧化碳中毒是濃煙致命的主要毒性。

      李琦智說,當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為1.3%時,人呼吸數次便會昏迷,幾分鐘內便可引起死亡,而常見建筑材料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含量就高達2.5%。另外還有一些材料,如聚氯乙烯、尼龍、羊毛、理綢等纖維類物品燃燒時能產生劇毒氣體,對人的威脅更大。

      我們常說“火勢迅猛”,但其實煙霧的蔓延速度遠超過火勢蔓延。“煙霧可以說無孔不入,其蔓延速度超過火的5倍,一樓起火,十幾秒鐘,十樓就煙霧彌漫,可能就引起人窒息死亡。”李琦智說,煙霧的流動方向就是火勢蔓延的途徑,溫度極高的濃煙,在2分鐘內就可形成烈火,而且對相距很遠的人也能構成生命威脅。

      不在火場中心也可能呼吸道受損

      西昌山火發生后,大量黃煙籠罩在城區,雖然大火與市區有一定距離,但大火中的那些有毒氣體早已經對城市里人們的健康“摩拳擦掌”。

      四川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二病區主任、四川省抗癌協會腫瘤防治科普委員會主任委員莊翔說,人體吸入大火產生的有毒氣體后,可能引起支氣管炎、哮喘,嚴重時出現化學性肺炎、肺間質性或肺泡性肺水腫等疾病,患者可出現流淚、咽痛、胸痛、氣短、咳嗽、心悸、泡沫痰、血性痰、呼吸困難、發紺等癥狀,嚴重者可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甚至造成死亡。

      “這是火場中濃煙和氣體導致的人體吸入性損傷。”莊翔介紹,吸入性損傷就是指熱空氣、蒸氣、煙霧、有害氣體、揮發性化學物質中某些化學成分被人體吸入造成的呼吸道、肺實質損傷,以及毒性氣體和物質吸入引起的全身性化學中毒。

      莊翔說,輕度吸入性損傷多限于口鼻腔和咽部,臨床可見含炭粒的痰液,口腔紅腫、時有水泡,喉部常有輕微疼痛和干燥感;中度吸入性損傷主要侵及咽、喉和氣管,常伴有聲音嘶啞,上呼吸道發紅、水腫;重度吸入性損傷往往傷及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泡,產生氣道黏膜脫落、肺水腫、肺不張等現象,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

      “此外,由于煙霧導致缺氧和血管收縮,對于已有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支炎、肺心病等患者,可以誘發原有疾病的急性發作,導致哮喘、呼吸困難、心衰,甚至威脅生命。”莊翔說。

      當發生火災時,與如此兇狠的“煙魔”對手狹路相逢,我們“打不過但躲得起”。“保持冷靜,不要盲目出逃,先分辨火源方位及有毒煙霧流動方向,避開煙霧濃度高的區域,向火源的上風方向轉移。”李琦智說,轉移時用一定厚度的濕毛巾捂住口鼻,在靜止或穿過濃煙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

      李琦智說,在室內首先要做到與煙霧隔離,立即關閉與有毒煙霧區域相連的門窗,用軟布將縫隙填實,同時打開和外界非煙霧區相通的通道,使室內保持有足夠的氧氣。然后再向窗外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或用繩索緊拴在窗框、暖氣管、鐵欄桿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條等保護手心,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中國移動“新動力量”宣講:解碼具身智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亚洲真人日本在线|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