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飛,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入選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學科拔尖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201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先后3次榮立二等功。
5月3日,第21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39歲的海軍工程大學肖飛教授成為這項榮譽的獲得者。
喜訊傳來,肖飛顯得十分平靜:“這項榮譽不僅是頒授給我個人的,更是頒授給我們‘創新強軍馬偉明模范團隊’每一位戰友的!”
10多年前,肖飛加入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他開展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跟隨馬偉明院士開展“新型高速感應發電機系統”的研制。當時,這個研發項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實驗進展比較慢。
初生牛犢不怕虎,肖飛鉚足了勁,瞄準這個前沿課題發力。實驗中,他發現發電機輸出電壓總是不穩定,于是開創性地引入電力電子勵磁技術。然而,其中某關鍵技術國內沒有任何資料可供參考,唯一能查到的只有國外學術刊物發表的計算公式。
令肖飛沒想到的是,按照這個公式算出來的數據相互制約,實驗無法突破。一個又一個難眠夜,他一遍又一遍地檢查,始終沒有發現運算過程中存在錯誤和漏洞。
“到底哪里出了問題?為什么按照這個公式得不出有用的結果?”又一次工作到深夜,肖飛的腦海里突然靈感一現,“什么都沒錯,難道是公式錯了?”
科學研究要想取得突破,往往需要具有懷疑一切的精神。“為什么一定要按國外的公式來?國外公式就一定對嗎?公式就不能改嗎?”一連串的問號瞬間在肖飛腦海中閃現。
要拉直這些問號,只能靠不斷地實踐??粗郎系膶嶒灨寮?,原本疲倦的肖飛內心突然涌現出一種無法抑制的激動。他緊緊抓住這絲靈感,沖破思維定勢,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算法,一舉攻克了困擾已久的技術難題。
技術創新只是邁向成功的一小步,打通技術創新到工程實踐的最后一公里才算成功。肖飛和課題組成員一起進駐工廠,把研究工作從研究所延伸到工廠車間。
高速感應發電機系統的研制相當艱辛,不僅設計難,而且加工工藝要求高。高速電機的設計標準比老式電機提高了很多倍,原來的一些設備、生產工藝和檢驗標準都不再適用。
在這個研發項目的最后沖刺階段,為了盡快達到技術規范要求,肖飛成了“全能運動員”。他一會兒在研究所當教授搞研究設計,一會兒又趕到工廠擔起設計師、工程師、技師和工人的活。工藝制作全過程的200多個操作步驟,他都干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肖飛帶領團隊成功把樣機研制出來,且各項參數全部達到設計要求。該項目順利通過科研成果鑒定,獲得國家專利。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有自主創新的膽量,有另辟蹊徑的思路,有向新興領域進軍的勇氣。”這是馬偉明院士對這位愛將的褒獎和激勵。
10多年來,在馬偉明院士帶領下,肖飛這員“闖將”憑著“與時間賽跑、與對手賽跑、與自己賽跑”的精神和韌勁,潛心鉆研攻關,先后主持和參與了國家及軍隊10余項重大科研項目。他參與研制成功的艦船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實現了我國艦船動力從傳統機械方式向全電力方式的革命;他研制的直流區域變配電分系統,成功應用于我國新型護衛艦和島礁風光儲一體式發電站建設;他研制成功的2兆瓦級直驅式風力發電變流器系統,打破了該領域被國外產品長期壟斷的不利局面,當年即為國家節約采購經費約10億元人民幣……
這些項目絕大部分涉及的都是國防科技基礎性前沿性的課題和裝備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多項成果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的同等水平,使我國在多個新興領域、學術前沿一舉實現“彎道超車”。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俄媒諷美國對臺軍售:把臺灣當成二手軍艦垃圾場2019-03-04
- 西班牙軍艦驅離商船 直布羅陀再起波瀾2019-02-20
- 突發!美軍艦再過臺灣海峽 臺媒稱解放軍同日遠海訓練2019-01-25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轉發周知!疫情防控期間 這些行為都是詐騙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