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殺手”。
這是網友開玩笑給羅永浩起的外號。從錘子科技到小野電子煙,羅永浩經歷著跌宕起伏的一年。不僅因為錘子科技的債務問題被限制消費,再創業的電子煙行業更是遭遇了嚴厲監管——這也是處于風口中的電子煙創業者的常態。
從315晚會被點名,到美國電子煙致死造成的恐慌,到近日的線上禁令,再到即將出臺的國標,電子煙企業經歷著一次又一次行業風波。
“風口來得快,去得也快。”一位電子煙從業者評論道,關閉線上渠道只是強監管的開始,國標出臺之后,電子煙企業將真正迎來生死時刻。
整改緊逼 網絡渠道“仍未下架”
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電子煙產品最大的生產國,占據95%的市場份額。但與國外相比,中國電子煙的滲透率仍然較低,市場處于早期階段。這也被眾多電子煙企業視為巨大的機會。
隨著電子煙行業成為風口,關于電子煙的爭議也逐漸增多。比如電子煙能否幫助戒煙?對人體的危害是否比傳統香煙更小?如果說這些問題還存在爭議,那么電子煙讓原先并不抽煙的人群開始抽煙,比如女性、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卻是更普遍存在的現象。
比如,很多電子煙品牌推出了眾多新奇的口味、在營銷方式上也多與音樂節等年輕人群聚集的活動相結合,從而塑造出電子煙時尚、潮流的品牌形象。有些電子煙企業還邀請明星擔任代言人、拍攝宣傳片,更是試圖吸引年輕群體。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研究員肖琳表示,“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使用電子煙的人數約在1000萬。使用電子煙的人群主要以年輕人為主,15-24歲年齡組的使用率最高,獲得電子煙的途徑現在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比例占到了45.4%。”
毫無疑問,15-24歲年齡組中也包含了大量未成年人。這也是11月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的原因所在。
該通告要求電子煙企業關閉自身銷售網站和客戶端,撤回通過互聯網發布的電子煙廣告;并要求電商平臺關閉電子煙店鋪下架產品。從而讓未成年人不能通過互聯網接觸和購買電子煙產品。
通告發布之后,悅刻、FLOW、雪加、YOOZ等國內眾多電子煙企業紛紛發布公告,表示對通告予以擁護,嚴防未成年人使用電子煙產品。
不過數日過去,新浪科技發現,電子煙企業只是關閉了官網和微信小程序的自有線上渠道,一些電商平臺仍然能夠購買電子煙產品。
這個時間點也很特殊,通知出臺正值雙11期間,電子煙企業們和電商平臺準備促銷已久,一旦店鋪和產品全部下架,帶來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煙草專賣局專賣監督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重點地區煙草專賣監管部門正在與相關執法部門聯合約談主要電商平臺,督促其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下架電子煙產品。煙草專賣監管部門還將建立全網動態監測機制,加強網絡監測,全面檢索互聯網電子煙產品相關信息。
責任編輯:林晗枝
- 電子煙監管趨嚴怎么回事 電子煙具有哪些危害2019-11-07
- 電子煙監管趨嚴怎么回事 電子煙對人體傷害到底有多大2019-11-07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版醫保目錄1月1日起實施 70種藥品降價6成2019-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