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
作為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在我國載人航天以及兩彈一星工程之中作出重要貢獻,被稱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正是這樣一位在我國科技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導彈之父”,在決定歸國效力時,卻經歷了長達五年的歸國之路。
△錢學森(圖/新華社)
1949年,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消息傳到美國后,錢學森和夫人蔣英便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卻受到了美國政府迫害,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自由。
1955年,經過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的不斷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釋放11名在朝鮮戰爭中俘獲的美軍飛行員作為交換。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一家終于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回到自己的故鄉。
△錢學森攜家眷歸國(圖/新華社)
歸國后的錢學森,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此外,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物理力學、航天等領域的研究,也對新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都作出了巨大貢獻。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版醫保目錄1月1日起實施 70種藥品降價6成2019-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