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清華附中國際學校初一年級的何天碩掌握了一門特別的新技能——折紙漢服,更好地了解了為什么中國有“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北京懷柔的劉一覽小朋友約著幾位同學一道去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追憶革命先烈們的英雄事跡……

      這個暑假,不少北京市中小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他們的足跡遍布天安門、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古動物館、北京陶瓷藝術館、生存島……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在感官和心靈的碰撞中,學生們度過了一個五彩斑斕的文化假期。

      到博物館,讀史

      今年暑假,人大附中初一(13)班學生易欣澄參加了首都博物館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舉辦的“護航計劃首博文化使者‘讀城’公益項目”。剛剛結束項目,易欣澄對老師的講解還印象深刻。

      項目進行的5天里,易欣澄第一次去北京的最高點看了中軸線,第一次在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通過考古器物了解北京城的起源……“盡管一直生活學習在北京,但從未對北京的文化有這么深入系統的了解。一邊參觀,一邊聽講解,學得的知識比課堂上更具體、更直觀,也更容易接受。”易欣澄說。

      假期中,學生們也走進了中國園林博物館。“這座園林有一座完全依自然地形地勢而建的五折橋,從每個折處看景物都不一樣,一步一景。”中國園林博物館講解員正在按照1∶1比例復建的蘇州暢園里給二十幾位同學講解中國古代園林知識。北京第二小學白云路分校五年級的王眸非常喜歡園林知識:“終于知道了書上說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是什么意思,感覺古人特別智慧!”

      13歲小朋友李蒙則走進了中國古動物館。“我看到了‘活化石’拉蒂邁魚、馬門溪龍、翼龍、恐龍蛋、黃河劍齒象……”李蒙不僅對古動物化石如數家珍,更對發現于中國黃河流域的黃河劍齒象化石情有獨鐘:“看到它們,真切感受到了書本上學到的自然知識。”

      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高付元說:“利用暑假時間,走進博物館,感受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是在給學生補文化營養餐,也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

      到體驗館,學藝

      “堅持!還有最后5米就到終點了!你能行!”在同伴們的鼓勵聲中,北京市房山區燕山向陽小學二年級學生張思文終于抵達了鐵索橋的終點。這是北京生存島學生校外活動基地“重走長征路”項目中以“飛奪瀘定橋”歷史事件為原型設計的活動。

      從鐵索橋下來后,張思文感嘆:“以前我只在電視中看過紅軍叔叔過瀘定橋的場景,這次我也走了鋼絲、爬了鐵索,體驗了一次在上面攀爬時的恐懼,才真正了解了革命前輩的艱辛。”“重走長征路,讓孩子們自己經歷走山路、爬鐵索、強渡大渡河、合作過橋直至順利會師的過程,他們才能真切地理解勝利的來之不易。”項目工作人員介紹。

      今年10歲的趙菲彤已經在宋慶齡故居做了兩年“時代小先生”志愿者,負責向前來參觀的中外游客介紹宋慶齡先生的生平和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通過擔任志愿者,我不僅了解了宋慶齡的偉大一生,也更深刻地了解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趙菲彤說。

      “坐正、抱穩、扣窩、四指里外對擠拉窩泥,向上邊或外邊擴展,使窩泥變薄成適當厚度的坯體……”北京陶瓷藝術館內,陸心怡正按老師的指導在拉坯機上制作陶泥花瓶。

      “除了親身體驗陶瓷制作過程,我們還讓學生們動手學習扎染、團扇繪畫、茶道等技藝。通過親自參與,進行體驗式教育,我相信孩子們能夠對中國文化、京味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從而可以更好地將文化融入生活,提升自我修養,承擔起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使命。”北京陶瓷藝術館館長陳美霞表示。

      每次出發,都帶著“學習探究單”

      假期既是學生放松身心的時機,也是進行社會實踐、增長見識的機會。如何充分利用假期,為孩子安排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動,成為家長、學校、社會機構以及教育主管部門思考的問題。

      為了讓孩子們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升文化認知,北京市教委于2008年啟動了“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建設工程”,10年來已擁有市區兩級文化、科研等資源單位1300余家,每學期能夠提供200余個主題活動、2000多個市級活動課程。

      北京市很多區縣都主動推出實踐類的文化課程,比如東城區推出了《玉璽的傳說》《太和殿上的小精靈》等課程,延慶區開發了《長城文化》系列課程,西城區開展了《從老北京民俗中探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有專家談到,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深化,實踐學習、寓教于行的教育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所接受,學生文化素養、綜合能力的提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社會大課堂的實施,搭建了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融合的平臺,成為首都實踐育人的品牌和名片。

      “博物館要積極提供服務,與學校教育形成知識互補,希望孩子們能對中華優秀文化有更多了解,樹立文化自信。”首都博物館黨委委員、新聞發言人兼宣教部主任楊丹丹認為。

      “為了讓學生有更豐富的文化體驗,包括博物館、藝術館在內的第三方機構能動性的激發至關重要,在校內外的合作機制下,學生們可以帶著‘學習探究單’出發,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扎根于每個孩子的心中。”高付元表示。

      責任編輯:莊婷婷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亚洲乱亚洲乱淫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日韩va亚洲va欧洲va国产|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一宅男色影视|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