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原標題:凈網護苗宜疏不宜堵(網上中國)

      中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學生占25.4% 凈網護苗宜疏不宜堵

      護苗凈網,從我做起 孫 振攝(人民圖片)

      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占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們的“觸網”年齡越來越小,甚至低于3歲。

      五光十色的虛擬世界中,有優質資源,也有垃圾信息。一些成癮性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工作,還孩子一片網絡藍天,在當下極為重要,也極為緊迫。

      上網成“日常”

      “今天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兒童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互聯網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因此,上網低齡化也是正常現象,使用網絡也是青少年必備技能之一。”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兒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認為,學校和社會不應該把網絡視為洪水猛獸,將其與孩子的成長對立起來,而應該正確引導。

      “中小學生的內心猶如一片廣闊田野,要讓田野不長‘雜草’,最好的辦法就是種上一片金燦燦的‘水稻’。”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校長羅樹庚建議,創造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使孩子們把更多精力放在有效學習、戶外運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吃飽了“精神大餐”,孩子們自然就能提高對網絡不良內容的免疫力。

      “對青少年的網絡行為,學校宜疏不宜堵,與其消極被動地預防不良上網,不如積極引導青少年文明上網、健康上網。”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齊學紅認為,目前許多學校的規定如“教室里不得使用手機”等,局限在是否允許、能否使用層面,在學生如何使用手機及上網等方面則缺乏有效引導。其實,最關鍵的是培養青少年正確的網絡觀念和認知,教會他們如何合理、合法和有節制地使用網絡。比如,可以把網絡安全、網絡倫理等內容納入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

      家長做“標桿”

      “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教育部近日發布了“防迷網”三字文以及《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家長教育引導、以身作則、注重陪伴、疏導心理、配合學校,筑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堅實防線。

      家長的引導和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到。”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裴濤建議,家長首先要看看自己上網的方式是否合理、接受的內容是否積極,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耳濡目染學會健康使用網絡。

      “家庭應成為預防網絡沉迷的第一道防線。”孫宏艷也認為,家長應該每天花一點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去了解孩子業余時間做什么,鼓勵孩子交往三五好友并了解孩子的朋友,培養一兩項家庭的共同運動。如果要上網,盡可能陪孩子一起上網。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是因為喜歡上網才開始討厭學習,事實上,不少孩子是因為討厭學習而沉迷網絡。如果學習任務太重令孩子生厭,就給了沉迷網絡以可乘之機。”裴濤提醒,家長要培養孩子健康廣泛的興趣愛好,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增親子之情,享假日之樂,廣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如讀書、下棋、運動、做家務、走親訪友、舉家旅行、參觀博物館、欣賞音樂會等,讓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吸引孩子。

      合力護“幼苗”

      青少年群體社會經歷不足,生活習慣尚處于形成階段,面對開放的網絡,缺乏辨別力和自制力。要想讓預防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見成效,學校、家庭、社會還需打出“組合拳”。

      在2017年寒假、2018年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積極開展了一項寒假“護苗”行動,集中整治違法違規網絡直播、網絡游戲及“邪典”動漫視頻,多措并舉推廣“護苗·網絡安全課”,引導青少年綠色上網、安全上網。

      “政府應進一步規范網絡運營,實行科學的信息分級制度,制定行業標準,加快網絡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措施,有效化解網絡風險。”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永江如是建議。

      學校可以做些什么?前不久,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加強了解掌握中小學生使用網絡基本情況,要求教師及時掌握學生思想情緒和同學關系狀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各地中小學責任督學要將預防中小學生網絡沉迷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校教育正在打一場‘注意力爭奪戰’。我們的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變化,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價值,把學生的注意力從網絡轉移到校園生活中來,把中小學生引導到積極健康向上的成長軌道上來。”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校長董紅軍說。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則應加強行業自律,開發、出版發行和運營適合兒童的、積極健康的、充滿樂趣和想象的游戲,營造安全網絡環境。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人成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熟亚洲女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