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一流水準 護百姓平安
連日來,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2018年學術年會、2018中國國際第十六屆現代救援醫學論壇等多個會議和論壇,在四川召開。記者了解到,汶川地震10年來,四川省應急醫療救援能力逐年提升,交上一份高分答卷。
5月5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牽頭籌建的國際應急醫療隊,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認證,成為全球第一支最高級別的非軍方國際應急醫療隊。華西醫院國際應急醫療隊副隊長金曉東介紹,醫療隊的帳篷醫院有包括重癥監護病房、隔離病房在內的50張床位,設有手術室兩間,能完成每天200人次的門診,還能進行顱腦創傷手術。華西醫院應急辦副主任晏會表示,帳篷醫院的醫療耗材儲備,能在最極端的條件下,持續獨立完成28天的臨床醫療工作。
如果說裝備水平和物資儲備體現了“硬實力”,人員的選拔和培訓則構成了“軟實力”。華西醫院牽頭籌建的國際應急醫療隊有核心隊員166人,另外還有3組預備隊員,覆蓋所有臨床醫學專業二級學科,其中不少人有過應急救援相關經歷。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首任隊長胡衛建介紹,國家隊隊員除了專業技術能力過硬和有過應急救援相關經歷之外,服從指揮和堅決執行的態度、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也不可或缺,“所有隊員每年必須脫產培訓一個月,學習、演練、配合,保證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反應迅速的堅強隊伍在實踐中鍛造。
出發要快。綿陽中心醫院的標準是15分鐘。接到命令,奔向救援物資倉庫,背起貼有自己名字的、25斤重的救援背包,救護車一邊開出,隊員一邊在車上換衣服……去年九寨溝地震后,綿陽中心醫院救援隊成為第一支成建制赴災區開展救援的隊伍。
就地救援要快。從救護車到達災區到組建一個完備的移動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的標準是1.5小時。移動醫院包括指揮、院前急救、醫療醫技、后勤保障、生活保障五大體系,不僅門診、病房、手術室、ICU俱全,X光室、B超室、藥房等也不可或缺。
分級救治要快。自汶川地震之后,搜救、現場處置、移動醫院治療、轉運上級醫院的分級救治理念,得到越來越多醫院的認同。綿陽中心醫院黨委書記王東說,“汶川地震時我們作為災區醫院,首要任務是大規模接診,而后展開救治和轉送,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時作為外援醫院,首先要承擔的就是搜救和現場處置工作。”
信息化也讓救援邁上新臺階。四川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主任曾俊團隊正在研究的“大型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智能管理系統”,為傷員戴上植入電子芯片的手環,有助于精準識別傷情、做好初步診療與后續轉運的銜接。互聯網醫療平臺打通前后方之間溝通壁壘,讓先期抵達的醫療隊有了強大后援力量。
建立體系、增強實力、完善管理,一次次經受洗禮的四川省應急醫療救援隊伍走向世界。2015年尼泊爾地震,援外中國政府醫療隊正式交由四川組建。在尼泊爾13天,中國政府醫療隊共救治傷員694人,完成手術280多臺次,開展巡診治療2603人次,作出了積極貢獻,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好評。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14日 04 版)
責任編輯:趙睿
- 北海潿洲島客船擱淺17小時 多方全力救援游客海上脫險2019-03-25
- 挪威郵輪發動機失靈求救!超過1300人涉險2019-03-25
- 強熱帶氣旋襲擊莫桑比克造成84人死亡2019-03-19
- 兩山東男子柳州龍潭公園爬山受困 消防苦尋7小時2019-03-18
- 懷孕護士為重癥患者送點心 這張偷拍照感動朋友圈2019-03-15
- 應急管理部、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森林火險橙色預警2019-03-14
- 澳北領地看病難 一男子腿部裂傷候診三日2019-03-07
- 埃及首個水上流動醫院在阿斯旺啟動2019-03-04
- “無卡看病”來了!福州4家醫院試點“三碼融合”2019-02-20
- 福州一樓房倒塌 多人被困!百人緊急救援!2019-02-1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學生歌聲悼念英雄怎么回事?涼山森林火災最新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