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張想”開始移動到相鄰的冕寧縣冶勒自然保護區,這里屬于石灰窯局域種群。也就是說大熊貓“張想”完成了兩個相對獨立的局域種群間的遷徙。
四川省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保護管理站副站長古曉東:這是第一只從一個局域種群移動到了另外一個局域種群(的野化放歸大熊貓),應該說是放歸的一個突破。
科研人員介紹,“張想”也是第一只被發現跨保護區活動的放歸大熊貓。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和民:這次我們“張想”能遷移那么遠,和野生大熊貓沒有區別,這個遷徙過去也表明我們的放歸“母獸帶仔”培訓放歸這個方法非常正確。
野化培訓放歸三步曲
那么,圈養大熊貓走向野外之前,大熊貓媽媽是如何培訓幼仔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三步曲。
第一步,也就是第一階段的野化培訓。最初,就跟小孩一樣,靠聲音、氣味兒等簡單的方式,被動接受媽媽的信息。這是此前監控攝像頭拍到的一幕。在媽媽的幫助下,十個月大的小寶貝漸漸學會了行走、爬樹,經常在樹上逗留半個小時。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家黃炎:我們那個里面有二十米,三十米高(的樹),都不害怕,這樣的樹實際上它是為了躲避天敵。
到了一歲多,大熊貓就被轉入第二階段野化培訓圈。在這個階段,需要學習更為復雜的生存技能:如何識別和躲避天敵,如何獨立生活,等等。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家黃炎:它(大熊貓)最大的優點就是更加獨立,警惕性更高。
第三步,就是放歸自然保護區。雖然已有多只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其中“淘淘”、“張想”等生活得還不錯,但對于科研項目來說,能否參與當地種群的繁殖、留下后代,需要探索和解答的問題,還有很多。
責任編輯:肖舒
- 國寶級!2017爆款“雪地靴”已上架!2017-10-16
- 旅日大熊貓“結濱”滿周歲開始獨立生活 旅日大熊貓何時回國?2017-10-11
- 秦嶺野生動物園大熊貓瘦成皮包骨 園方:得了牙病2017-10-11
- 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一大熊貓瘦得皮包骨 園方:得了牙髓炎2017-10-10
- “降級”大熊貓后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雪豹也不瀕危2017-09-18
- 快訊!福州傳奇大熊貓巴斯去世 享年37歲2017-09-14
- 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原型 大熊貓“巴斯”因病離世2017-09-14
- 四川啟動大熊貓國家公園勘界劃界 分四大功能區2017-09-07
- 馬來西亞為中國旅馬大熊貓慶祝生日2017-08-24
- 外國人喜歡胖達的神奇理由:熊貓喜歡賣萌,是種族平等的象征2017-08-2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