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圖為1月31日,嵊州市下王鎮石舍村任姓后裔在該村火山節理遺址上拍攝全家福。中新社發 張亮宗 攝 CNSPHOTO

      圖為1月31日,嵊州市下王鎮石舍村任姓后裔在該村火山節理遺址上拍攝全家福。中新社發 張亮宗 攝 CNSPHOTO

      一張500人的春節全家福讓石舍村出名了。六輩人同處一框,最年長的超過了90歲,最小的還不滿1周歲。

      拍照那天動用了4臺無人機。穿著紫紅色棉襖的妯娌二人議論紛紛,好奇該對著哪臺無人機笑。場面宏大得需要一臺擴音喇叭來指揮。人們爬上山坡,擺出了一個拉長的“之”字型,才勉強擠上畫幅。總共出動了19位攝影師,拍了六七十張。

      “國內外,數百家媒體都報道了”,村支書任團結努力講著普通話,在朋友圈轉發英文報道,“我們這個小地方很少會來中央媒體!”

      石舍村隸屬于浙江省嵊州市下王鎮,四面環山。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個極普通的村莊,但在研究者眼里,正因為此,對它的描述才具有普遍意義。

      有學者說,在足夠長的時間里,有的村莊被人遺棄,只剩了些斷壁殘垣;有的村莊被連根拔起,不知遷移到了什么地方;有的村莊被卷入城鎮化的潮流中,變得面目全非。石舍村的266戶人家守著故土,綿延子嗣,如同村里的老臺門,穩穩當當地坐落在村落的最中央。

      圖為1月31日,嵊州市下王鎮石舍村任姓后裔在該村火山節理遺址上拍攝全家福。中新社發 張亮宗 攝 CNSPHOTO

      圖為1月31日,嵊州市下王鎮石舍村任姓后裔在該村火山節理遺址上拍攝全家福。中新社發 張亮宗 攝 CNSPHOTO

      回家了!

      “圖上的500人只是一部分,大多是過年從外地回家的,還有一些本地的在家里吃午飯,沒趕上。”村支書任團結估計,人齊了能有1500人。

      他們都姓“任”,字輩朝、廷、喜、起、揖、讓。在手機屏幕上看只是一些深色的點,點綴著紅色。如果放大到電腦屏幕,還能看見懷里的嬰兒、提著紅燈籠的少年、整理頭發的姑娘小伙和互相攙扶的年長者。

      那天是正月初四,石舍村的電線桿被450只紅燈籠包圍。紅氣球扯著絲帶,飛入空中,禮炮聲鳴。年紀輕的挎著綬帶,上面寫著“石舍歡迎你”;歲數大的穿著黃色的志愿者馬甲,操持張羅,指揮停車。任團結把對講機塞進西服口袋,紅色毛衣里扎著領帶,伸手一呼,著急地喊了幾句,儀式馬上要開始了。

      “我這個名字起得好,很多人記住了我。”任團結得意地說。

      任團結的車里插著國旗,村民們修建了文化禮堂,黨徽和國旗豎在中央。

      慶典那天,文化禮堂前壘起戲臺。粗壯的蠟燭插在廢棄的油漆桶中,汩汩冒煙。整只的豬、牛、羊被抬上供臺,掛著紅綢。祖先的像和印著“任”字的姓氏旗就擺在上面,接受后代的跪拜。

      最先行禮的是村長、村支書和修家譜出錢最多的任偉永,他屬于喜字輩,出身寒苦,憑著勤勞和運氣發了財,這次是從澳大利亞回來參加合影和修家譜的完成儀式。

      祖先像上寫著“石舍始祖自成公像”,長須戴冠,生于南宋,從陜西黃陵,經山東青州樂安,落腳浙江嵊州石舍。

      任朝錦在太公像前拜了拜,他的兒子也從杭州回來了。“他們很聽話的,回來就買營養品,年年買。”他比劃著身上的衣服,“都是兒媳婦買的,去年買了1000多塊錢的,鞋子300塊錢,上衣500塊錢,毛線衫400多塊錢。”他又拿出糊著油垢的保健品藥瓶,“魚油,兒媳婦給買的。”

      任朝錦個子不高,保持著天然的樂觀。他一輩子都在石舍村種地,有幾年出去打工。“30多年前,勞動力不讓外流,一定要在家鄉搞建設,現在孩子們都跑遠了。”

      他說年紀大了,改革開放了,分田了,自由了。但還是喜歡在家里,“歡喜干活就干活,家里安心一點。”他也不是沒動過繼續打工的念頭,只是人家一看身份證,60歲以上不要,“年紀大了,體力減少了,待不下去了,怕你生病。”

      每次兒子回家,他都給準備一個大編織袋的蔬菜,“夏天帶夏天的菜,冬天有冬天的菜,省錢。”孩子們則買魚買肉帶回家。

      為了趕上一早的儀式,一些歸鄉人凌晨2點就從上海、余姚出發,往家里趕。人們排著隊上香,場面聲勢浩大。有人抱著嬰兒,攥著兩只小手給祖先像作揖;有人穿著圍裙,呲著牙一直用手機對著畫像拍;也有穿著時髦大衣的年輕人匆匆拜過。

      喜慶的氣氛一直持續到村干部輪番上臺講話。舞臺的紅地毯卷了邊,話筒偶爾傳來刺耳的聲音,或者干脆掉線,臺下一直嗡嗡響著,聊天的聲音沒有停止過。

      后來家譜被裝進箱子里,像寶藏一樣抬出來,還蓋上了紅蓋頭。凡是捐款5000元以上的,都能獲贈一套。

      “藏寶箱”里總共有12冊包裝精致的家譜和一本村志,這套家譜是時隔81年后的續修。上一本家譜停止在民國24年(1935年),流傳下3本,有兩本在文革中被毀。

      腰鼓隊和舞龍隊的表演一直持續到中午,隨后人們一路敲鑼打鼓走到村東頭的玄武巖下。一根根規則的六邊形條石組合成山體,像樹樁,像摞起來的一塊塊月餅,也像蜂窩。村領導辦公樓里貼著六邊形的村民笑臉墻。

      玄武巖的含鐵量高,兩塊石頭撞擊,“鐺”一聲,像砸在鐵上。據說,這些玄武巖在公元2世紀已經存在,凝結后產生六方晶體節理,被風化形成六方柱狀。

      巨石長出樹來,成了最自然的布景。幾代人在這里完成了維持生計的奇跡,掙扎著活下去,而且走完了生命的整個歷程。

      關于“石舍村”村名的由來,有很多種傳說。但自765年前,第一個人兩手空空來到這塊土地的那刻算起,石舍村在能想見的日子里一直平淡無奇。

      山路的起伏形成天然的合影梯步,越降越低,一直到了春天陽光照射著的粼粼河流為止。村民推測,也許當初建立村子的先輩,曾經站在這里,俯望下面盆地的綠色曠野,一面呼吸著清涼而甜蜜的空氣,認為這一切就很理想了。

      責任編輯:肖舒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