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政治部工作部原主任張書國中將躋身正戰區級,成為唯一的“60”后正戰區級將領。
中國人大網“代表工作”欄目顯示,張書國中將已佩戴正戰區級資歷章。
日前,“大功三連”先進事跡報告會在軍委后勤保障部舉行,張書國在主席臺就坐。
張書國
張書國個人資料
張書國出生于1960年8月,中央黨校社會科學專業研究生學歷,長期服役于沈陽軍區,曾任第39集團軍師政委、政治部主任、副政委。2010年,他升任第39集團軍政委,成為正軍級將領。
2015年是張書國職務變動最快的一年,他在一年之內三次履新。當年1月升任成都軍區副政委,7月進京任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5個月后,又升任陸軍政治工作部主任。
今年1月,四川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劉家國少將已接替張書國中將出任陸軍政治工作部主任,當時張書國新的去向還未披露。他于去年7月剛剛晉升中將,如今又躋身正戰區級。
2014年2月,張書國曾在《解放軍報》發表題為《30年和平沒有磨損中國軍人血性》的文章,引發熱議。他提到,如今的戰士,多是1995年后出生的獨生子女,但我們欣喜地看到,當大任務來臨時,我們的戰士依然能夠站得出、頂得上。在演習中能以任務為重,輕傷不下火線,在戰斗中能以勝利為先,絕對不言放棄。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軍隊從來不缺硬骨頭,中國軍人向來不乏真血性。
實戰化訓練是軍事斗爭準備的“磨劍”工程,更是軍隊打勝仗的關鍵所在。2015年,解放軍組織了29場陸軍跨區基地對抗檢驗演習,結果都是紅敗藍勝。對于這個問題,張書國曾指出,這是貼近實戰的體現,要在敗中看到差距,要在敗中加快提高。
“勝和敗的問題,平時演練是很正常的,我感到這幾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部隊的訓練作風越來越實,不是刻意追求這些形式,那些花架子,”張書國說,“從紅敗藍勝的幾次演習看,我倒覺得反映了我們訓練的指導更貼近實戰,訓練作風更扎實、務實。我們平時訓練要追求成績,要力求優秀,但是不貼近實戰的優秀是沒有意義的優秀。”
在去年的全國“兩會”上,張書國作為軍隊人大代表,提出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紅色基因是革命先輩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錘煉出的先進本質和光榮傳統,是我們的‘根’和‘魂’。”
小編發現,張書國從軍生涯,本身就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過程。他曾服役的第39集團軍,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9月的紅15軍團,直到1948年11月成立39軍,這支部隊的機關建制從未編散,始終為整建制改編,是解放軍中唯一保留下來的“紅軍軍”。
近期,一大批“55后”將領走向正戰區級,如南部戰區司令袁譽柏、西部戰區政委吳社洲、武警部隊政委朱生嶺、海軍司令員沈金龍,以及剛剛離任軍委訓練管理部部長的鄭和等。
軍改正當時,將軍再獲重用,正如張書國在文章中寫的那樣:現在強軍的歷史責任已經落到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必須勇敢承擔起革命軍人的歷史使命、歷史責任。要忠誠使命,謀其政、盡其責,跑好強軍興軍接力賽中自己這一棒。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年輕正戰區將軍亮相 “60后”張書國簡歷個人資料2017-03-0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女子網購貨不對板 商家爽快退款還多退1萬?2017-11-12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