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斡旋“踩剎車”
正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指出那樣,如果戰爭真的發生,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所有人都是輸家,沒人是贏家。針對當前的局勢,各方也在積極開展外交協調。前期中國提出“雙軌并行”“雙暫停”的倡議,顯示出中國為避免朝鮮半島戰火而進行的持續努力。中國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也于近期訪問了韓國,就朝鮮核試驗、導彈威脅等進行磋商。4月12日,習近平主席還與特朗普總統通了電話,強調朝鮮半島實現無核化、和平化、穩定化的目標不應改變,相關各方要保持足夠的溝通協調,堅持和平方式解決相關問題的立場。
作為關鍵一方,美國也并沒把話說死。美方表示,展現選擇軍事手段的決心,“是旨在促進外交解決的手段,目的是顯示美國的認真程度”,只有當外交無法發揮作用時,美國才會采取軍事手段。4月9日,國務卿蒂勒森表示,朝鮮如果停止核導試驗,美國仍會考慮與朝鮮展開對話。美國太平洋司令部4月15日也發推文說“我們希望讓金正恩恢復理智,而不是逼迫他屈膝求饒”。這也反映出,美國展示武力的目的還是威懾朝鮮,逼迫其回到正常軌道上來。
眼下,美國副總統彭斯已開始訪問韓國,協調未來對朝政策。目前此輪半島危機進入了外交斡旋的密集期、關鍵期。外交官還沒退場,軍事指揮官們就還得暫時繼續候場。
不過,歷史是沒有絕對的,第二次朝鮮戰爭目前雖不容易打起來。但并不排除再次爆發“延坪島炮擊”類似事件時,美國對朝鮮局部目標(如炮兵陣地)進行報復性打擊的可能性,或者在朝鮮再次試射導彈時,美韓予以攔截。畢竟,美國的警告已經到了關乎美國威懾可信度的地步,依特朗普的性格,很難容忍朝鮮再次公然挑釁。
外交是柔性的,知進退,方可有攻守。無論朝鮮如何稱贊自己的國際地位、夸大自己的軍事威力,它都不該忘記一個基本的、甚至有些殘酷的地緣現實,那就是千百年以來,半島地區的安全從來都不是自己能完全操控的,外部大國在半島的影響和博弈,是影響半島局勢走向的重要因素,這不是它掌握了核武器就能輕易改變的。外部國家對朝鮮的耐心正在消耗殆盡,如果它不能拿出外交合作的誠意來,未來局勢的發展恐將不會如它所愿。特別是如果堅持固執地撇開利益攸關方,實乃寡助也。
另一方面,美國也必須改變思維定勢,類似部署“薩德”這樣的單邊獲利行為,不僅無益于緩和半島緊張關系,更會削弱大國在維持半島穩定問題上的合作基礎。歸根到底,朝鮮半島的安全問題是一個牽扯多個國家的重大問題,不尋求大部分國家的最大公約數,只會讓有些國家有機可乘,讓局勢進一步失控。
(作者單位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戰略與安全研究所)
責任編輯:劉微
- 迪拜航展 阿聯酋航空與波音簽151億美元大單 將購買787客機2017-11-14
-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應特朗普要求唱情歌 觸礁的美菲能否“生情”2017-11-14
- 美國航母預計在2018年到訪越南港口 2017-11-13
- 美得州槍擊案兇犯凱利前妻倫納曼:我一直生活在恐懼中2017-11-13
- 朝鮮半島最新消息 美三艘航母進入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參與韓美軍演2017-11-13
- 朝鮮半島最新局勢 美3艘航母駛入朝鮮半島東部海域 與韓國聯合軍演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朝鮮半島近況 中美達成“半島核問題共識” 讓半島實現無核化!2017-11-10
- 美國總統特朗普:我相信中美能夠一起找到解決朝鮮問題的辦法2017-11-09
- 朝鮮半島近況 俄副外長:將堅持使用政治外交手段解決朝鮮半島問題2017-11-09
- 最新軍事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媒:中國第5艘071型塢登艦下水 071型船塢登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