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突然扣押美軍兩艘巡邏艇和10名官兵的時候,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發表了任內最后一次國情咨文。
在約70分鐘的“告別演說”中,奧巴馬強調,在其領導下,美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上升。對于正在發生巨變的時代,應該樂觀地去面對美國未來領導人必須解決好的4個重大問題。
在當地時間1月12日晚的這次演講中,奧巴馬3次提到中國。
奧巴馬稱,中國經濟轉型吹來了一股“經濟逆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使美國而不是中國掌握了亞太經貿規則制定權;每當重大國際事件發生時,世界民眾呼喚美國而不是中國或俄羅斯來發揮領導作用。
奧巴馬歷數了其7年來的政績。首先強調了經濟,稱美國當前是世界上最強最穩健的經濟體,正處于歷史上私營部門創造就業持續時間最長的時期。7年來,美國新增1400多萬個工作崗位,當前的失業率比其上任時下降一半,僅制造業在過去6年就創造了將近90萬份新工作。其間,美國還削減了近四分之三的赤字。在氣候變化方面,奧巴馬表示,美國在清潔能源領域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減排成績超過了其他國家。
奧巴馬稱,不管誰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哪個政黨控制新一屆國會,都必須回應解決4個重大問題:在新經濟形勢下如何保障公平、如何使技術為人服務、如何保護美國安全和領導世界而不做世界警察、如何讓政治反映美國人最優秀而不是最糟糕的品質。
奧巴馬表示,我們生活在巨變的時代,這場巨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以及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經濟全球化使競爭更加激烈,財富和收入越來越多地集中于社會頂層的那些人手中,努力工作的家庭脫貧、年輕人找工作、員工想要退休都變得很困難。美國必須重新激起與生俱來的創新精神來迎接最大的挑戰,以一種有耐心、有原則的戰略,靈巧地國家實力,去領導世界。
奧巴馬強調了國內政治問題。他說,美國的未來只有通過共同努力、理性而建設性的辯論和去除政治弊端才能實現。如果認為觀點不同是出于惡意或政治對手不愛國,如果沒有達成妥協的意愿,如果對基本事實都要加以質疑,如果只有最極端的觀點才能得到關注,公共生活就會凋零。最重要的是,如果普通美國民眾感到自身聲音無關緊要,感到美國的政治制度變得只有利于富人、有權勢的人以及少數利益集團,那么美國的民主制度就會解體。
奧巴馬對兩黨合作的強調,折射出去美國國內政治極化傾向的進一步加劇。在其首次國情咨文中,奧巴馬突出了搖搖欲墜的美國經濟和令人痛苦的政治極化問題。此次是其發表國情咨文的第7次、也是最后一次,美國經濟已經從國際金融危機中走出,但美國國內的政治極化問題更為嚴重。
有分析稱,奧巴馬放棄就在跟前的美國國會,直接訴諸美國民眾,討論未來,在某種程度也是承認其推進兩黨合作問題上的失敗,也表明其失去了最后一次直接對話和動員兩黨全體議員的機會。
對于奧巴馬的邀請人、眾議院議長瑞恩來說,此次國情咨文,其最想聽到的是奧巴馬為其過去7年任期進行道歉。
瑞恩表示,醫保改革是錯誤的,2010年通過的對金融領域進行嚴厲監管的“多德-弗蘭克法案”也不應該成為法律。去年年底臨危上陣的瑞恩年僅45歲,是1875年以來美國國會最年輕的議長,他說要著手恢復憲法在美國社會中的恰當地位。
奧巴馬認為,要維護其執政遺產,關鍵在于民主黨候選人贏得今年的總統大選。其演講中的不少批評言辭是針對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而美國前總統、民主黨人士比爾·克林頓稱,下屆美國總統需要有繁榮美國經濟并使其為每一個美國民眾服務的遠見和毅力,確保美國安全,沒有人比希拉里為這份工作準備得更為充分。
對于誰最有可能客觀地對奧巴馬執政作出歷史評價,《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邁克爾·格爾森認為,應是那些曾在奧巴馬政府內任職的高級官員。格爾森稱,奧巴馬自己和當前的身邊人,會自然而然地帶有傾向,其批評者則易于吹毛求疵,而記者與評論人士則難以抵制立即撰寫吸引眼球的故事的誘惑。而那些曾親歷過奧巴馬政府決策的高級官員,相對來說是一個更加可取的評價來源。
格爾森表示,奧巴馬政府的前任3位國防部長均對奧巴馬執政持負面看法。
其首位防長羅伯特·蓋茨稱,奧巴馬治下的白宮是自尼克松以來最為專權的圈子,奧巴馬不信任他的戰區司令官,不能有力應對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對自己的戰略沒有信心,認為自己不應該為阿富汗戰爭負責。總之,奧巴馬只想撤軍。白宮高級官員也不相信將領。蓋茨的繼任帕內塔認為,奧巴馬想逃避戰爭,抱怨多,錯失不少機會,從伊拉克倉促撤軍所創造的真空助長了“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的崛起。第3任防長哈格爾指責奧巴馬不愿作出困難決策,在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問題上劃出“紅線”后食言,同時白宮官員過分干涉國防部事務。
奧巴馬在這些當今時代最具戰略性、人道主義影響巨大的問題上犯下了嚴重錯誤,格爾森分析這3任國防部長的言論時得出這一結論。
責任編輯:周冬
- 最新國際政治 頻道推薦
-
韓國總統選舉最新消息 總統選舉日程緊湊:232017-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