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走進梅列工業新城百特(福建)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現場,建設施工如火如荼,智能生產車間加緊建設,設備安裝緊鑼密鼓進行中。百特智能作為重大高科技產業項目之一,建成后將與哈工大國家機器人重點實驗室、埃夫特機器人合作,生產多個類型的智能裝備制造機械,預計項目年產傳感器50萬臺套,年產工業機器人2000臺套,年產值可達12億元。
“梅列區在項目用地、項目審批、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為我們企業提供了高效優質的服務,全力保障項目快速落地、盡快投產。”項目進展順利,公司總經理助理施大海高興不已。他說,今年5月,項目即可實現試生產。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梅列區勇于擔當、主動突破,在“政策”、“機制”、“幫扶”、“園區”上,做文章,在“新”字上下功夫,進行創新探索。
圍繞平臺創新,梅列首先把拓展空間作為主攻方向,以新理念、新模式推進平臺建設,梅列工業新城以梅列經濟開發區為載體,調整優化規劃,把原有11.7平方公里面積擴大到30平方公里,比梅列現在主城區面積略大,相當于再造一個新梅列,成為市區經濟新增長極。其次提升企業質量,引導園區存量企業通過資本、資源、技術的整合重組,提高產能、產品質量和附加值,促其轉型升級;同時成立入園企業審查小組,對新入園企業,從稅性、投資強度、生態保護等方面嚴把項目入園關,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再次,突出創新驅動,加大扶持高新技術項目引進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的力度,允許并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在基地內集中建設辦公研發、后勤保障等非生產性配套用房。
圍繞政策先行先試,緊緊抓住政策這一“利器”,成立了政策研究小組,將政策進行分類梳理、歸類、摘編成冊,第一時間發放至企業,做到一企一冊。鼓勵并指導企業用好政策,幫助臺明鑄管列入省級龍頭項目,申請省級技改資金743萬元。
出臺《梅列區關于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若干政策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等政策。
創新服務企業機制,率先在全市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和工商企業市場準入“兩個一窗式”并聯審批服務。特別是針對企業資金難問題,在3月9日召開政銀企對接會,引導轄區13家銀行助力梅列經濟發展,郵儲銀行、農發行、招商銀行、三明農商銀行、海峽銀行和廈門銀行等銀行分別與梅列區50家企業簽訂了銀企合作意向框架協議,授信金額22.44億元。拓寬融資渠道,特別是采取PPP模式等籌資方式,加快園區平臺、路網、行政生活區和園區供水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到2020年,工業新城建成面積10平方公里,將成為三明中心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和高地。
圍繞服務能力提升,從全區篩選出50個重點項目,實行工業經濟、城市建設、城市管理、三產發展、美麗鄉村5個項目工作組分類抓項目,由區處級領導掛包開展競賽活動,每月按序時進度進行“紅、黃、藍”公示,通過
“亮一亮、評一評”的辦法,有力地推動了項目建設。積極發揮政府主導的新業融資擔保公司和4000萬元應急轉貸資金,加大對企業幫扶力度,用于產業升級、中小企業創新扶持、工業企業培大育強、品牌建設等。
從創新要紅利,轉政策為優勢。三明市金圣特種鋼有限公司位于洋溪鎮,是鑄造、機加工企業。2009年擴建工程征地46畝,2010年7月在土地實際情況報請規劃審批時,因市里規劃調整,辦證手續無法進行,致使該地塊無法動工建設。梅列區政協主席張益平掛包金圣特鋼,了解到該情況后,張益平找各相關部門協調,市領導也到企業現場辦公。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在工業新城新征了150畝地,順利與中國制造業500強上海電氣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承接該集團鑄鍛公司的產業轉移,投資4億元生產大型特種鑄鍛件產品,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2億元。
“多虧了市區領導的幫助,土地問題才能得以解決,事情才會進展得這么順利,項目才能夠及時動工建設。”在工地上督工的金圣特鋼總經理陳圣鉗高興地說。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黑衣帥哥”洪流中勇救落水者 后悄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