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新聞
-
2019-04-29
海峽網4月29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陳建平)建陽清蓮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原址在舊時稱“三桂里”的橋南村,當時寺院周圍均是蓮田,入夏荷花盛開,爭相斗艷,景色迷人,由此而得名。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寺院因洪水被毀,移于寶山重建至今。 清蓮寺是南平市建陽區佛教協會所在地,也是閩北首座凈(蓮)宗道...
-
2019-04-24
海峽網訊 (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邱冬勇)23日,南平市建陽區人民檢察院舉行以“落實認罪認罰,提升司法質效”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暨《南平市建陽區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簽訂儀式。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
-
2019-04-18
原標題:福建武夷山:谷雨將至采茶忙 4月17日,在福建省武夷山佛國巖芳華茶場,茶農在采摘巖茶青葉。 谷雨臨近,茶鄉福建武夷山進入一年中繁忙的制茶季。今年,...
-
2019-04-18
原標題:南平竹產業循環經濟園:四大產業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南平竹產業循環經濟園鳥瞰圖 羅光耀 攝 綠水青山間,縱橫1000多畝,三大創新技術破題,四大產業板塊...
-
2019-04-16
原標題:福建武夷山實行認標購茶 引導消費者選購放心武夷茶 《美麗茶園》王玫拍攝 海峽網4月16日訊 (人民網記者 余杉芳)4月15日,記者從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政...
-
2019-04-15
警方相助得團圓“我的女兒,你到底在哪里。”近日,出于對18歲女兒小何的擔心,廣東的劉阿姨帶著小何的舅舅輾轉10多個小時車程,風塵仆仆趕到南平尋找女兒
-
2019-04-15
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緯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的關鍵地帶—— 活水源頭涵養生態科研 海峽網4月15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黃海)日前,南京林業大學外籍教授凱文等人,在《ZOOTAXA》雜志上發表廣義角蟾屬一新種...
-
2019-04-12
南平一季度159個項目集中開工 記者 趙錦飛 海峽網4月12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記者從南平市重點辦了解到,一季度,南平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8%,比全省高3.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先后組織三批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全市共有159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62.52億元,54個項目集中竣工,總投資13...
-
2019-04-11
南平市2019年非遺保護培訓班在松溪縣圓滿結束9日至10日,我市2019年非遺保護培訓班在松溪縣圓滿結束。授課老師從“非遺專項資金申報”“市級非遺項目申報與傳承人申報注意事項”“非遺保護工作的日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解讀,并對非遺保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與學員們進行交流和解答
-
2019-04-10
原標題: 南平警方連續打掉兩個躲在深山實施網絡詐騙的犯罪團伙 藏在深山里帳篷搭建的詐騙窩點 丁晨/攝 海峽網訊 為掩人耳目,犯罪團伙躲在深山老林里實施詐騙...
-
2019-04-09
南平 手機“滴”一下,農機到田頭。”劉小成打開應用,選擇“農戶找農機”,平臺馬上顯示出他發布的水稻插秧、機械耕田等需求,每條需求旁備注了作業時間、地點和報價,一目了然
-
2019-04-08
近日,科技特派員陳國興(右一)在建甌市房道鎮萬源筍竹專業合作社的基地,指導竹農套種牛奶根藥材,發展林下經濟。 近年來,在建甌市科技特派員的指導和推動下...
-
2019-04-08
延平 中學生走路低頭玩手機。撞壞路旁汽車后視鏡智能手機的發展,造就了不少“低頭族”
-
2019-04-03
原標題: 南平市民宗局局長到司前鄉調研少數民族鄉村振興工作 南平市民宗局局長到司前鄉調研少數民族鄉村振興工作 海峽網訊 4月1日,南平市民宗局局長廖漢仁帶...
-
2019-04-03
游客在武夷山一酒店用餐意外受傷獲賠2.6萬元酒店用餐,居然在炒飯里吃出瓷器碎片。根據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