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2月9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吳建瓊 林方 王荔英) “沒想到,原本還要好多年后才有收益的林子,現在就有收入。”3日,南平市首家“森林生態銀行”營業廳在順昌縣開張,林農夏六華是第一位客戶,她“存入”自家9畝杉木幼林,拿到編號為“0001”的存折。
因為丈夫殘疾,女兒遠嫁,夏六華家的林子之前無人打理。夏六華說,現在她把林子存入“銀行”,在簽訂托管協議后,“銀行”會根據林木價值進行評估,并且給予農村貧困戶特殊優惠政策。在今后20年內,每月她都可領到310元的預期收益。托管期滿后,根據山場林木價值,還能再拿到除預付收益成本外的六成純收入。
“這是讓林農得實惠,‘銀行’得紅利的雙贏之舉。”順昌縣國有林場場長趙剛源說,短短幾天內,首家“森林生態銀行”已陸續辦好林地托管、贖買及林權抵押貸款等業務7筆,“存入”林業資源面積932畝。
近年來,南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生態銀行”建設。順昌作為“生態銀行”林業試點,早在兩年前,就在全省率先試點林業碳匯。今年,借鑒銀行運營模式,開展“森林生態銀行”試點工作,由順昌縣依托國有林場,以托管、贖買、租賃、合作經營、抵押擔保等方式集聚碎片化的森林資源,并通過專業隊伍,對林子科學管護,從而進一步提升森林生態承載能力和林業資源價值。
“我們做過專業測算,國有林場集約經營的林子,僅出材量上就會比林農分散經營高出25%左右。”趙剛源介紹,在順昌縣嵐下錢墩工區、百益工區的國有林場,通過林下套種閩楠、紅豆杉等珍貴樹種,變單層林為復層林,使林分結構更科學,不僅提高森林生態承載能力,預估的山林單產價值也將達到普通山林的四倍以上。
集聚的森林資源未來將策劃生成項目,通過發展林下苗木花卉種植、開發生態旅游等形式放大資源綜合效益。“我們在順昌縣內策劃了西坑示范區、旗山國家儲備林改培提升,干山原生珍稀植物園,埔上、張墩林下經濟等在內的7個試點項目,其中西坑示范區項目總投資達3億元。”順昌縣林業局局長賴穎生介紹,“通過對碎片化、分散化的林業資源進行規模化收儲、整合、優化,結合發展綠色產業和新業態新模式,讓資源成為生產力,使資源變資產變資本的路子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南平市召開3月經濟運行及重大投資項目月度協調視頻會2019-03-28
- 南平市啟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資格認定2019-03-27
- 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志愿者開始報名 南平設崗85個2019-03-26
- 南平市各校舉行高考百日誓師大會2019-03-13
- 南平:開展民營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專項督查2019-03-12
- 南平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警花”綻放2019-03-12
- 南平市司法局副調研員深入光澤縣官屯村調研2019-03-07
- 南平市召開2018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匯報會2019-03-07
- 南平6家企業被認定為2018年第二批省高新技術企業2019-03-01
- 南平市45個工業項目列入全省重點項目2019-02-28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市各校舉行高考百日誓師大會2019-03-3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