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改革開放40年 南平交通在騰飛
海峽網訊(東南網記者 吳楊珠)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閩北交通事業與時俱進,目前全境共有機場1個、高速公路9條、鐵路3條,另有2條高速、2條鐵路在建,武夷山新機場也在規劃建設。2017年公路通車里程15813公里,居全省第二,是1978年的5581公里的近3倍;高速公路從無到有,2017年通車里程達979公里,為全省第一;2015年合福高鐵開通,閩北高鐵實現“零”的突破,也使福建成為全國第一個全部地級市通動車的省;2017年航道里程達669.6公里,航運條件由改革開放初期的可通航20噸級船舶增長到500噸級。
合福高鐵正式通車,南平進入“高鐵時代”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鐵正式通車,南平進入“高鐵時代”。在福建,半個小時,相鄰城市間自由轉換;3個小時,長三角地區和長江中部城市群展現面前;6個小時,便可踏上京津冀地區的土地。高鐵拉近了城市間的距離,也給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高鐵呼嘯過,日行數千里。作為串聯黃山、三清山、武夷山的旅游大通道,合福高鐵帶動的“旅游熱”不斷升溫,武夷山逐漸成為周邊主要城市旅游的后花園,上海、北京、廈門至武夷山方向高鐵動車平均客座率超八成。
為擁抱高鐵紅利,武夷山推進文旅融合、茶旅融合、體育旅游、紅色旅游、工業旅游等項目,南平旅游資源眾多,“高鐵+”為整合武夷旅游資源提供了契機,成為南平經濟延伸旅游產業鏈的重要引擎。
高速公路塔前互通 劉克炘攝
南平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近千公里,居全省第一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閩北交通事業與時俱進,高速公路建設當仁不讓地,成為閩北跨越發展的“急先鋒”,一通百通縣縣通。
2005年12月,福銀高速建成通車,南平實現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15年12月,延順、邵光高速建成通車,南平實現“縣縣通高速”。目前,我市已建成高速公路項目共10個,通車總里程已達979公里,居全省第一。
隨著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交通持續完善,南平市生態資源優勢加速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打通內陸省份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大大縮短閩北與沿海的時空距離,實現中心城市與縣(市、區)之間2小時經濟圈。
浦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使閩北高速通車里程從76公里驟增到320公里,標志著閩北高速公路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更為重要的是,它的建成使閩北直接對接長三角,極大地改善了投資環境,對拉動閩北經濟騰飛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1983年鉸接式公交車
輝煌40年 南平公交的“變形記”
交通興,則城市興;交通順,則城市順。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位巨人,那么,城市公交就是巨人身上的動脈,它關系著一座城市的發展,也關系著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風雨砥礪,一路向前。昔日孤線運營的線路,如今四通八達遍及城市每一個角落;昔日破舊擁擠的公交車,如今變身為一輛輛舒適豪華的空調巴士;昔日為等公交車望穿秋水,如今幾分鐘就有一趟如期抵達……
城市公交滄桑巨變的背后,是城市公共交通配套體系的完善,是以人為本城市理念的踐行,更是改革開放40年的成果。
那時的“大通道”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噪音大、油味重,冬天寒風貫脖子,夏天熱浪滿身汗。車廂中部為一個鉸接的圓形裝轉盤,當車輛轉彎時而你又剛好站在那,你的身體也會跟著轉盤轉動起來。
新能源公交車
公交進入新能源純電新時代,公交車更新換代提速,綠色環保是主題。在“電動福建”政策的指引下,公交車更新投放力度空前強大,純電動公交車零排放、噪音小,行駛穩定性高,舒適度好比坐高鐵。
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南平交通取得了輝煌成就,也是南平歷屆黨委和政府搶抓機遇,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奮勇拼搏所取得的成果。(東南網綜合)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南平市召開3月經濟運行及重大投資項目月度協調視頻會2019-03-28
- 南平市啟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資格認定2019-03-27
- 服務欠發達地區計劃志愿者開始報名 南平設崗85個2019-03-26
- 南平市各校舉行高考百日誓師大會2019-03-13
- 南平:開展民營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專項督查2019-03-12
- 南平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警花”綻放2019-03-12
- 南平市司法局副調研員深入光澤縣官屯村調研2019-03-07
- 南平市召開2018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匯報會2019-03-07
- 南平6家企業被認定為2018年第二批省高新技術企業2019-03-01
- 南平市45個工業項目列入全省重點項目2019-02-28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市各校舉行高考百日誓師大會2019-03-3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