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新聞
-
2024-03-04
池長主正在雕刻作品。 根雕作品《山水》 一截枯木,幾把刻刀,隨著木槌不斷敲擊,木屑翻飛,香樟木的香味沁出,朽木也在精心雕琢下“變廢為寶”。...
-
2024-02-29
28日正午,在福安市賽江,鞭炮聲中,由福建省泰和船業有限公司為平潭籍船東建造的14100噸散貨船緩緩滑入江面。據了解,該船于2023年5月開工建設,總長134.9米,...
-
2024-02-21
19日,福鼎市舉辦2024年閩浙邊界春風行動大型專場招聘會,吸引了1200名求職者前來應聘,當場達成初步就業意向400余人。 此次招聘會由福鼎市人社局、浙江省泰順縣人社局聯合主辦,共有閩浙兩地80多家優質企業提供2500多個就業崗位入場招聘,涉及機械制造、新能源、電子科技、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涵蓋了工程師、行政文員、技...
-
2024-02-20
一季度計劃開工重大項目83個,總投資251.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7.5億元……龍年春節開假第一天,寧德市召開2024年項目建設攻堅動員部署會暨一季度全市重大項目視頻連線集中開工,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全面吹響項目建設攻堅沖鋒號。 攻堅令一發出,閩東大地,項目建設熱潮?...
-
2024-02-18
東南網2月17日報道(本網記者 陳玲匯)在濃濃的春節氛圍中,紛繁多彩、熱鬧非凡的年俗在寧川大地火熱開展,舞龍舞獅、非遺項目展演、文藝展演、志愿服務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活動,正凝成一場盛大的文化狂歡“盛宴”。 活力“村晚”秀出幸福生活 走進古田縣黃田鎮金翼村,熱鬧非凡。在演出現場,臺?...
-
2024-02-06
2月5日,隨著古田縣城西街道華山村供水工程完工,該縣偏遠農村供水保障應急工程的31處供水工程在春節前全部按期完工,有力保障9個鄉鎮(街道)26個村12000多人的安全飲水需求。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農民切身利益。新年伊始,古田縣委、縣政府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大力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問需于民、問計于...
-
2024-02-03
歲末將至,年味俞濃。2月3日的清晨,薄霧輕籠的福鼎市街頭巷尾涌起了節前的陣陣暖意,溪西美食街上、人民劇場旁、汽車南站前,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帶著濃粥與饅頭的香味,溫暖了400余位早行人的心,心中是輕盈的喜悅,胃里是踏實的早餐。 志愿者整理現場工具 市民進車站時收到早餐 “大早上起來趕車,居然能吃到熱...
-
2024-02-02
新華社福州2月1日電 題:黨建引領 產業做強——“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鄉村振興蹲點觀察 新華社記者鄭良、鄧倩倩 福建寧德福鼎市赤溪村曾是“中國扶貧第一村”,20世紀80年代,媒體上反映赤溪村貧困面貌的報道,引起中央重視,全國性的扶貧攻堅工作拉開序幕。30多年來,在黨的領導下,...
-
2024-02-01
2023年,霞浦電商產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霞浦全縣有近4000家電商經營主體、近萬家網店、3萬多個網絡ID,線上商貿企業(年商品銷售總額在500...
-
2024-01-31
近日,寧德發布一批人事任免,一起來看—— 寧德市人民政府關于郭松光等職務任免的通知 寧政文〔2024〕10號 寧德市自然資源局、水利局: 經研究決定: 郭松光任寧德市水利局副局長,免去其寧德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職務; 鐘樂光任寧德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免去其寧德市自然資源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職務,不再兼...
-
2024-01-25
24日,霞浦縣“播動霞浦,云享生活”2024霞浦縣食品工業消費品線上線下促銷活動公開發布了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棲霞之浦”。...
-
2024-01-25
1月14日上午,“西浦鄉村美術館揭牌暨‘鄉心墨緣’——葉茂林水墨畫作品展”在壽寧縣犀溪鎮西浦村開幕。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嘉賓有...
-
2024-01-25
24日,由寧德市委宣傳部牽頭、市直95家單位聯合舉辦的寧德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在壽寧縣犀溪鎮西浦村舉行。 本次活動共籌集款物及支持項目總價值364.5萬元。在現場,17支志愿服務隊分別為村民提供法治宣傳、科技咨詢、農業指導、政策宣傳、送春聯、專家義診等惠民服務,北路戲《鼓舞犀溪》、古箏...
-
2024-01-16
東南網1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王婷婷)新年伊始,福鼎市加快推進“鼎魚計劃”。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福鼎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朝新格外忙碌,與閩東水產研究所一行共同挑選大黃魚優質苗種。 “我們與廈門大學達成初步合作,前期由我們從去年培育的100萬尾魚苗中挑選出2000多尾優質苗,再...
-
2024-01-15
冬日的夜晚,福安市穆云畬族鄉上村村。和往常一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立存早早來到位于黨群服務中心一側的議事亭內,將電視調到村民喜歡看的新聞頻道,再煮上一壺熱騰騰的紅茶。不一會兒,忙完家務的村民陸續前來,圍坐一起拉家常、話農事、議村務。 “齊官現在不能勞作,只能靠85歲老母親干農活養活一家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