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2024年漳州市建筑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達1025億元,比增9.0%、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建筑業增加值654.10億元,增速8.6%,占GDP比重為10.8%,拉動GDP0.9個百分點;入庫稅收超28億元,增速高于全省6.9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入庫稅收增幅全省第一,實現建筑產業質效“雙提升”、產值稅收“雙豐收”。
為何漳州建筑業發展勢頭如此迅猛?
“因為我們不僅大力培育行業龍頭、推動企業增產增效,還積極做好政策保障、要素保障和對接保障,持續推動建筑業‘強筋壯骨’,實現高質量發展。”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增效年”為抓手,2024年全市住建系統全力貫徹市委市政府產值稅收匹配度提升等重點工作部署,大力實施建筑產業提升攻堅行動,積極構建市縣兩級培育建筑產業發展利好政策體系,通過產業龍頭培育、評標辦法優化、增產增效獎勵、資質晉級指導、優質工程評選等舉措,多維度提升企業競爭力,經濟指標逆勢上揚,行業爭先創優的氛圍愈發濃厚。
聚焦市政基礎設施、環保、水利、智能化等新領域,漳州積極挖掘新的增長點,著力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至2024年底,全市已累計建成6個裝配式建筑工廠,打造出3家國家級裝配式產業基地、3家省級裝配式產業基地、19家省級鋼結構基地,數量居全省首位;全市共有75個裝配式建筑項目開展市政工業化試點,在漳浦、華安、臺商區等地還規劃建設3個千畝裝配式建材產業園區,著力打造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式、運用等全產業鏈融合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2024年漳州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折算約424萬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42.5%、位列全省第二,全市6家裝配式產業基地在漳納稅金額超1000萬元。
同時,漳州積極出臺《漳州市建筑業(準)龍頭企業(施工總承包企業)實施方案(試行)》,評選出26家建筑業龍頭企業、51家準龍頭企業,在全省率先將龍頭資格運用于資質評審、投標保證金減免、招投標定標、業績信用分共用等事項,并積極發揮“千名干部掛千企”機制作用,建立完善的領導包聯機制、走訪機制和問題解決機制,謀劃制定了建筑業企業及特級資質企業包聯服務工作方案,“一對一”服務指導企業發展。2024年,漳州新增入庫資質企業84家,77家建筑業(準)龍頭企業貢獻稅收超5億元、產值占比達75.1%。
此外,漳州住建部門聯合行業協會成立招商小組,以中沙(福建)產業合作區、高新區“三大片區”作為招商載體,發揮建筑業協會與龍頭企業省外駐點機構的聯動優勢,通過“以商引商”吸引20家資質企業入漳扎根,其中一級總承包資質企業4家、貢獻產值超48億元。同時,漳州還搭建制造建造融合發展平臺,積極幫助企業依托異地商會和優質房企“借船出海”,拓展云南、廣西、廣東、北京等地市場。
“在不斷適應新形勢、持續創新驅動的同時,我們堅持服務和監管兩手抓、兩手硬,通過發揮部門聯動、深化‘政企協’聯動、統籌‘三場’聯動,有力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市住建局建筑業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4年,漳州針對違法分包、欠款欠薪等項目啟動“一案多查”機制,在嚴肅查處違法行為時由住建部門將企業未履行納稅義務的線索轉交稅務部門處置,稅務部門核實項目稅收后再將重點項目信息發送回住建部門,進一步確認項目責任單位,實現監管閉環。一年來全市共查處建筑市場違法案件40起、圍標串標案件7起、注冊造價師違法執業案件27件。
下階段,我市將進一步錨定奮斗目標,積極響應“兩重”“兩新”戰略布局,持續推行聯合體投標等政策措施,繼續開展產業培育行動,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建筑市場和招投標市場違法行為查處效率,著力將扶持政策“含金量”轉化為企業“獲得感”,將建筑業打造成為漳州“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支柱產業,加快推動漳州實現更高質量發展。(記者 蔡柳楠 通訊員 林藝強)
責任編輯:唐秀敏
- 促進建筑業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福建省發布十條措施2023-10-26
- 泉州出臺三年行動方案 培育一批建筑業“單打冠軍”2023-08-21
- 上半年漳州建筑業總產值441.8億元 增速福建第二2023-08-01
- 廈門正推動建筑業由“大規模”轉向“高質量”2023-06-27
- 一季度漳州建筑業總產值超180億元 比增4.1%2023-05-10
- 漳州建筑業總產值超874億元 增速居全省第二2023-02-03
- 24城入選 住建部公布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名單2022-11-14
- 十年來泉州市房地產和建筑業平穩健康發展2022-10-21
- 島內制造業景氣八連跌 8月服務業、建筑業都跌了2022-09-26
- 莆泉兩市建筑業企業資質遷移可“跨市聯辦”2022-08-2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臺商投資區:畝均論英雄 寸土生寸金2025-0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