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標準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45%;籌劃漳州市養老產業園建設;推進養老服務工程包,首季完成投資不少于5900萬元等。這是記者昨日從漳州市民政局下發的《2022年第一季度民政工作“開門紅”五條措施》中獲悉的。
低保標準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45%
“開門紅”措施中“兜緊兜牢民生保障底線”提到“開門紅”目標是低保標準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45%,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溫暖過冬。
該目標主要任務有:提高低保標準至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45%;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每人每月120元、一級殘疾人護理補貼每人每月150元、二級殘疾人護理補貼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按每人每月1300元的標準發放上世紀六十年代精減退職職工生活困難救濟費;推進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站建設,加大未成年人保護力度;實施“福蕾行動”計劃,及時幫扶救助困難和農村留守老年人、困境和留守兒童,以及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等各類困難群體等。
籌建養老產業園推動一批養老項目建設
在推進民政領域項目建設中,開工實施市殯儀館改擴建項目二期工程建設;籌劃漳州市養老產業園建設;推進養老服務工程包,首季完成投資不少于5900萬元。
一是加快推進市殯儀館改擴建項目二期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一期工程驗收;二是做好首批21個市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建設指導工作;三是推動薌城區正興智慧健康養老院、南靖縣佰竹林國際溫泉養老中心、漳浦天福養老項目、樂天年醫養文化村、詔安縣太平鎮敬老院、詔安縣霞葛鎮敬老院等6個項目建設,督促指導長泰區社會福利中心(一期)、漳州月亮灣康養中心等項目建設,推動6個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和30個長者食堂(助餐點)列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四是做好福利彩票發行銷售與公益金籌集工作,力爭一季度全市福利彩票銷量實現同比增長10%以上。
助推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方面,將啟動新一屆村(居)委會成員任職培訓和基層社工站人員培訓,向上爭取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特色優勢產業、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建設指標不少于20個,推動“陽光1+1”牽手行動計劃結對不少于125對等。(海峽導報記者 賴雅紅)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圖解2017民政工作成績單:改革試點全面推進 1.6萬留守兒童復學2018-03-01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漳州海警局開展“暖心湯圓 濃情冬至”活2022-02-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