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漳州6月17日訊(通訊員 陳瑞章 于悅 謝威 張夢帆 文/圖)6月16日,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第六屆海峽(漳州)茶會落下帷幕。南靖丹桂茶憑借優秀的品質、綿長的茶香、醇厚的口感在本屆茶會上一炮打響,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僅南靖洋頂崠茶業有限公司就與經銷商們簽下了價值400多萬的茶葉訂單。
本屆茶會,南靖有9家茶企參會。值得一提的是,南靖洋頂崠茶業有限公司還負責本屆茶會的亮點板塊之一——有機茶文化體驗館。有機茶文化體驗館內設茶文化體驗、傳統農耕文明展示、有機茶園攝影作品展、有機茶園生態系統展示、水土及動植物多樣性展示、茶旅融合區、有機茶品鑒區等內容。
追溯傳統農耕文明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發展,農耕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日漸稀薄,傳統農具也難得一見。如今,有幸使用過這些泛著質樸光澤老農具的人,已很少了。他們或許已漸漸老去,或許早已住進了城市小區,遠離土地,開始體會濃濃的鄉愁。但時光是不會被遺忘的,只要來到有機茶文化體驗館,犁、筢、簸箕、籮筐、蓑衣等幾十種傳統農具,人們一定還能憶起當年安身立命的這些“老家當”,在質樸悠遠的農耕情結里淚眼婆娑。此外焙茶籠、搖籠、炒茶鍋等傳統制茶工具,可以增加民眾對傳統制茶工藝的了解,推動這一古老而生態的農耕模式得到更好保護和傳承。
千年茶文化,昔日今朝共傳揚。人們在飲茶過程中講究享受,對水、茶、器具、環境都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還以茶修煉自己的精神道德,并在各種茶事活動中去協調人際關系,求得自己思想的自信、自省,也溝通彼此的情感,以茶雅志,以茶會友。
品鑒高山有機茶
有機茶葉對比起普通茶葉更耐泡耐品,久喝不膩。看色一芽一葉,色澤烏潤金毫明顯,聞著香氣沉穩悠長,有濃郁通透的甜香伴隨著花果香和蜜香,喝著入口飽滿,濃強鮮爽柔潤絲滑,回味甘甜飲后令人神清氣爽。
洋頂崠茶園海拔1050米,常年云霧繚繞,是在原始雜樹林地上開墾的,土壤沒有受過污染。為了保持生物多樣性,2000畝園區只種800畝茶樹,讓這里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茶園自開辟十多年來,從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當茶園出現害蟲時,只會使用物理防治、人工干預及培養天敵等方法來消除。也不使用市場上那種葉面肥,而是用人可以喝的豆漿加紅糖加益生菌發酵15天做肥料。這種方式極大提高了茶葉的蛋白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營養素含量,顯著改善了茶的口味,香醇厚重,非常獨特。2011年以來洋頂崠的烏龍茶、紅茶生產加工連續9年通過雙有機認證。
打響茶旅融合新品牌
體驗館內展示南靖精品的茶文旅資源、茶鄉游線路。通過茶文旅產品展示銷售、現場互動、演藝演出等方式實現展銷合一。隨著南靖土樓旅游的日益火爆,旅游產業鏈也日趨豐富。近年來,南靖縣將土樓與茶葉結合起來,借助土樓品牌,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茶旅互融。
文化為魂,是茶旅融合新發展的內核。南靖茶文化與土樓文化密不可分,相互融合,博大精深。既是傳統的又是當代的,既傳承弘揚又創新當代,茶旅融合新發展,體現著茶文化與土樓旅游休閑文化的深度融合。
生態為本,是茶旅融合新發展的根本。茶園,周邊有林,園中有樹,坎間有草,路旁有花,澗中有水,時生云霧,衍生出生物的多樣性、生態的和諧度,是旅游休閑的好去處,是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健康養生的絕妙地。在茶園風光中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既給游人提供綠色生態的物質享受,又使人們浸潤身心愉悅的精神熏陶。
近年來,南靖縣委、縣政府把茶葉作為農業主導產業加以培育、壯大,大力建設生態茶園,實施茶葉加工清潔化改造,推廣“五新”技術,不斷提升茶葉質量。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放養式原生態茶葉,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茶業的發展。南靖是全國重點產茶縣,是福建省十大產茶縣之一,目前有茶園面積12萬畝,年產干毛茶2萬噸,產值16億元。
責任編輯:海凡
- 詔安華安舉行茶葉品牌推介活動2019-06-16
- 第六屆海峽(漳州)茶會 產銷對接會舉行2019-06-16
- 品茗尋香 共話茶情——海峽(漳州)茶會見聞2019-06-16
- 海峽兩岸茶王賽:700多款茶樣評出11個茶王2019-06-14
- “綠色品牌·融合發展” 第六屆海峽(漳州)茶會開幕2019-06-14
- 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 漳州茶演繹“一葉傳奇”2019-06-14
- 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 漳州茶演繹“一葉傳奇”2019-06-14
- 文旅融合新風尚 2019非遺與旅游融合十大優秀案例發布2019-06-10
- “泡”好漳州茶 漳州加快茶產業轉型升級2019-06-10
- 以工匠精神 打響“華安鐵觀音”金招牌2019-06-08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廈大嘉庚學院為4萬校友安了一個“家”2019-06-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