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城市里的古樹名木,承載著地方記憶,也是珍貴的物種資源與生態奇觀。在城市規模擴張中“改路不挪樹”,為長勢漸衰的古樹量身定制復壯方案,為獨木成林的古榕打造專屬榕蔭廣場……近年來,市園林中心致力于做好古樹名木保護文章,創新保護體系機制,建設數字化監測平臺,實現古樹名木“老有所養、老有所安”,在新時代繼續枝繁葉茂,有效有力呵護百姓的“綠色鄉愁”。
修訂法規
古樹名木“老有所依”
2000年,福州市出臺《福州市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立法保護古樹名木。今年8月,這部施行了23年的法規迎來修訂,調整原《辦法》中不適應當前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形勢的內容。
散落于福州城區等地的古樹名木,為福州市歷史和文化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市園林中心持續開展《福州市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調研、修訂工作,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古樹名木資源,挖掘古樹名木價值。
精準施策
古樹名木“老有所安”
優先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尊重地方的歷史文脈,是福州城市建設過程中秉持的原則。福州市在發展建設中,不乏建設項目與古樹名木“不期而遇”的故事。
隨著部分線性工程推進,楊橋中路陪伴福州人百年的古榕樹去留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面對最初移走古榕樹的提議,眾多市民網友力挺保護,建設單位在與古樹管理各相關部門協商之后,最終確定為古樹“讓路”,為古樹健康生長提供優良生境。
這并非是福州城市建設中保護古樹的“個案”。為守護好這些“綠色文物”,福州市通過優化工程設計方案,精心做好組織施工工作,齊心協力給古樹名木“讓路”,讓古樹名木見證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
平臺建設
古樹名木“老有所養”
面對數量龐大、散生于各處的古樹名木,如何推出行之有效的保護方法?2021年,市園林中心建設“福州市城市綠化養護監管系統”,為這些“綠古董”設立電子檔案,實現數字化管理,加強專項保護。
據了解,“福州市城市綠化養護監管系統”與城市園林管理、養護、建設等諸多工作緊密相連,連接起了全市“園林人”隊伍,顯著提高園林工作效率。
在眾多“園林人”的隊伍中,有一支古樹保護巡查隊伍。日常巡查中,園林工作者會記錄古樹的樹齡、生長狀態、病蟲害問題、周圍環境變化等信息,并結合數據統計,對每株古樹進行一對一的針對性照料。一旦發現市區的古樹名木出現稀葉、枯枝等情況,巡查人員會立即召集專家,制定處理方案。
市綠化管理處曾在巡查中發現流花溪畔的“甲天下”榕葉片出現異常脫落,究其原因是患了煤煙病。市園林中心立即組織專家介入進行指導,讓“甲天下”榕恢復如常?,F在,“甲天下”榕納入“福州市城市綠化養護監管系統”,有了自己的“守護模式”,郁郁蔥蔥的古榕與流花溪畔的700余株榕樹共同組成榕樹主題公園。
傳揚精神
古樹名木“老有所為”
保護古樹名木不僅是改善生態、傳承“活著的文物”的必然要求,其生態價值轉化方面的作用也在逐漸顯現。
榕樹,作為市樹,占據福州現存的古樹名木近一半的數量。為充分發揮古樹名木的歷史、文化、觀賞、科研等多元價值,市園林中心結合西湖公園、閩江公園等公園改造提升項目,因地制宜增設“榕樹文化”宣傳設施。
福州市園林中心在林下空間改造建設中,增設路燈、自然石、桌椅,給廣大市民增添更多的休閑娛樂空間。此外,在一些公園綠地打造榕樹文化宣傳長廊,結合公園內特色景點,懸掛與榕樹相關的文化宣傳圖文,讓市民感受到榕城的獨特魅力,在享受榕樹蔭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增強保護榕樹的意識,發揚眾志成城、厚澤載物、堅韌不拔的“榕樹精神”。(記者 全怡月/文 陳景好/攝)
責任編輯:趙睿
- 進入高發期!福州醫生緊急提醒2023-10-18
- 20日起福州降溫降雨 早晚溫差也將逐漸拉大2023-10-18
- 福建福州:一張藍圖繪到底 大美濕地潤榕城2023-10-17
- 先診療后付費 福州試點“信用就醫”2023-10-17
- 一百多年前的老照片證實史料記載 福州白塔曾身著“彩衣”2023-10-17
- 福州33處省、市為民辦實事項目道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整治工作完成2023-10-17
- 福州:大美濕地 邁向國際2023-10-17
- 青年臺商逐夢自媒體 積極融入福州發展2023-10-17
- 福州機場第二高速建設加速 猴嶼隧道出口預計月底進洞施工2023-10-17
- 為做好公交與地鐵4號線接駁 福州9路公交改道2023-10-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侯小箬:大山里有個考古博物館2023-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