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東南網6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6日,連江縣召開金融助力海洋經濟發展大會暨海洋經濟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會。讓人意外的是,這場大會的第一項程序既不是領導講話,也不是企業簽約,而是“零碳”確認——興業銀行福州分行捐贈了6000千克海洋碳匯,抵消了此次大會的碳排放,創造了全國首次由海洋碳匯實現碳中和的“零碳”會議。

      “零碳”會議也稱會議碳中和,指一些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購買碳排放指標,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從而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海洋碳匯是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收獲。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每年能夠吸收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約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比如,海洋漁業生產活動可以促進水生生物吸收水體中的二氧化碳,從而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形成海洋碳匯。

      連江縣一直走在海洋碳匯開發應用的前沿。早在2011年,黃岐半島北部海域就規劃建設了全國首個碳匯漁業養殖基地。作為全國水產第二大縣,連江縣的大型藻類和貝類養殖總量近70萬噸,占全縣水產養殖總量90%左右,可交易海洋碳匯的經濟價值較高。經初步估算,連江縣水產養殖產生的海洋碳匯量約為40萬噸/年。

      今年1月,連江縣完成了全國首宗海洋碳匯交易。5月,連江縣人民法院創新海洋碳匯生態司法修復機制,在審結一起破壞海洋環境資源刑事犯罪案件中,判決對受損的海洋生態以認購海洋碳匯方式進行替代性修復,這是全國首例適用海洋碳匯進行生態修復的司法案件。

      6日,海峽資源環境交易中心向會議主辦方連江縣人民政府頒發了“碳中和榮譽證書”。連江縣海洋碳匯工作負責人游元秦介紹,這場關于海洋經濟發展的會議,成為推進海洋碳匯應用的最新探索。據測算,會議實際產生的碳排放量約為6噸二氧化碳當量。為了達到“零碳”會議的目標,參會方興業銀行福州分行向海峽資源環境交易中心購買了6000千克海洋碳匯,抵消了會議活動產生的全部溫室氣體,實現碳中和。

      “作為全國海洋大縣,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海洋碳匯技術支撐能力,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建立健全海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為我省乃至全國大范圍、大規模交易積累更多經驗,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實現。”連江縣副縣長張記歡說。

      記者手記>>>

      “碳”出海洋經濟發展新路子

      福建日報記者 卞軍凱

      海洋碳匯是“海洋+生態”的黃金組合。作為海洋大省、生態大省和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在發展海洋碳匯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連江縣、東山縣等地水產養殖產業興旺,不僅可以通過水產品銷售、加工等創造經濟價值,還為海洋碳匯帶來了“富礦”。目前,福建在海洋碳匯開發、應用、交易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碳”出了海洋經濟發展的新路子,下出了“先手棋”。

      推動海洋碳匯產業發展,關鍵在于應用。當前,大量的海洋碳匯資源仍處于“沉睡”狀態。在碳達峰碳中和成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如何開拓海洋碳匯應用的新領域,已經刻不容緩。連江縣此次運用海洋碳匯實現“零碳”會議的嘗試,雖然碳匯量不大,但意義不可小覷:一方面,找到了海洋碳匯應用的新領域,為進一步創新應用打開了思路、增添了信心;另一方面,將“零碳”會議理念從過去高規格、高層次展會引入到縣級會議層面,讓“零碳”會議更加貼近基層、深入人心,有利于碳中和理念在更多展會、會議領域落地。

      在頂層設計上,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增加海洋碳匯”“探索建立藍碳標準體系和交易機制”等一系列決策部署。我省印發的《加快建設“海上福建”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中,將搶占海洋碳匯制高點作為重點任務之一。這些高瞻遠矚的部署和規劃,將為我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增添新的光彩。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亚洲黄片手机免费观看|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人成色77777|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