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閩清橄欖突破保鮮關鍵技術 試驗品儲存3年品質不變
眼下橄欖樹已掛滿果實。
海峽網6月4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文/攝)橄欖采摘季節是每年農歷8月中秋至次年正月,其他時間想吃橄欖怎么辦?記者3日獲悉,福州橄欖保鮮技術取得突破,有“中國橄欖第一村”美譽的閩清縣梅溪鎮梅埔村白河江自然村,利用微晶凍保鮮技術實現鮮果長期保鮮,不僅無需保鮮劑,品質還不受影響。
白河江村位于閩江北岸,家家戶戶以種植橄欖為業,全村目前有橄欖樹3萬多株,眼下橄欖樹已結出累累碩果。
“白河江橄欖,無論是單價還是產值,都是全國鄉村一絕。”閩清縣梅溪社區書記張孟興告訴記者,去年是白河江橄欖收成最好的年份,扣除成本后,全村人均收入接近13萬元。從單價來看,普通橄欖每公斤僅賣幾元,白河江橄欖可以賣出幾百元乃至上千元的高價。單價最高的每公斤達2000多元,按照每公斤110粒左右計算,每粒單價高達20元。
這幾年白河江橄欖名聲遠播,供不應求,每年還未采摘就已被訂購一空。村里橄欖企業福建白河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銳卻對村民說:“作為種植業,要有憂患意識,萬一哪一年價格不好怎么辦?”基于這樣的考慮,陳銳3年多前開始與其他企業合作研發無需保鮮劑的微晶凍橄欖保鮮技術,目前技術已經成熟。
陳銳介紹,該技術在傳統冷凍技術基礎上增加了電磁諧振預處理,在安全低電磁環境中讓橄欖產生“記憶”,冷凍后內部冰晶細微化,冷凍橄欖解凍后細胞組織能保持完好。使用該技術冷凍冷藏的橄欖在較長時間保存后解凍,可以保持冷凍前的質量水平。
“新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市場痛點。”陳銳告訴記者,目前橄欖主要保鮮技術有低溫保鮮、化學保鮮、氣調保鮮、果樹掛果保鮮等,均有缺陷,比如保存時間較長的化學制劑保鮮技術會導致保鮮劑殘留;果樹掛果保鮮損耗大、成本高,還會影響第二年的果實生長;傳統冷凍技術不需要添加化學防腐劑、保鮮劑等,但會對橄欖果實造成凍傷害,導致橄欖外觀褐變甚至發黑,肉質口感劣化。
記者看到,陳銳3年前使用微晶凍技術的冷凍橄欖試驗產品,在零下18℃以下冷凍保存至今,解凍后外觀與冷凍前的鮮果一致,口感和回甘也不變。試驗樣品經省中心檢驗研究院檢測,防腐劑(苯甲酸和山梨酸)零檢出。
“現在,只要在產地用新技術對橄欖進行速凍,消費者買回家后存在冰箱冷凍層就能保鮮,之后隨時可以拿出來享用。”陳銳說,今后橄欖豐收若遭遇“果賤傷農”,這一技術也能很好地派上用場,有效保護果農們的利益。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閩清)橄欖節22日舉辦 閩清橄欖銷售邁向網絡時代2018-12-23
- 改革開放40年福州鄉村大變樣 美了小村子鼓了錢袋子2018-12-18
- 福州閩清:閩江兩岸橄欖飄香2018-11-07
- 美國橄欖球星拒唱國歌稱不值得尊重 特朗普:滾2016-08-3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