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馬路省話劇院站,公交車沒有駛入港灣公交站停靠,將一個車道給堵了
福州金榕路榕城廣場公交站,道路較寬,卻未設港灣式公交站
新加坡港灣式公交站,設有立柱進行阻隔(畫圈處) 海都報海外觀察員 雷王蕾攝
海峽都市報記者 王林成 陳恭璋/文 毛朝青/圖
關注理由 推廣港灣式公交站,是城市解堵良策之一。目前福州建有港灣公交站約400個,但因種種原因,港灣公交站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公交司機并未把車完全開進站,或“港灣”空間有限,公交車靠站時仍堵了其他車輛。
因此。許多市民建議,借鑒國內外城市經驗,改良港灣公交站。比如可多建“深港灣”,特別是在新建道路上更應如此;還可設置立柱、綠化帶隔離欄,引導公交車靠站時完全駛入“港灣”;對公交車不進港灣進行處罰等。讓港灣公交站真正對榕城“解堵”起作用。
記者走訪 很少看到公交司機,將車完全停入港灣
據福州市運管處介紹,福州現有港灣公交站約400個,其中中心城區不少路段也設置了港灣公交站。昨日,海都記者走訪華林路、白馬河、金榕南路等多個路段的港灣公交站,卻發現鮮有公交司機會將車完全停入港灣。
昨晚6時許,正值晚高峰,在華林路屏東公交站,一輛328路和一輛K1路公交車先后進站。但司機并沒有把車停入港灣,而是占據一個常規車道,候車市民一擁而上。公交車占據一個車道,后面車輛不得不減速,拐入旁邊車道。
而在金山片區的金榕南路,同樣分布著幾個港灣公交站,途經的公交也鮮有完全駛入。“公交車的一大特點,就是在站點停靠時,經常會擋住后方車輛,港灣公交站原本可避免堵路,但眼下效果很不理想。”福州市民林先生說。
老城區因道路狹窄,無法全面推廣港灣公交站,市民尚可理解,但在一些新建的寬敞道路,卻未建港灣公交站,這就不應該了。記者在五四北片區、金山片區等一些新區道路上,發現港灣公交站并不是很普及。市民劉先生建議,“新建或拓寬的道路,應該將港灣公交站作為‘標配’,避免今后再進行改造,造成浪費。”
部門回應 新建道路,將同步建“港灣站”
福州市規劃設計院參與了大量福州道路的規劃設計,該院相關負責人說,國家層面已有相關設計標準,明確要求新建或改建道路盡量配套港灣式公交站。“今后,福州的新建改建道路,也將盡可能同步建設港灣式公交站。”
福州市運管處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在福州所有公交站中,港灣式公交站約占17%,而且還在逐步提升。在福州新城區的新建道路,基本都配建此類公交站,而在中心城區,近年來結合道路改造,也設置了港灣公交站。比如連江北路、長樂南路等路段。但從實際效果來看,港灣公交站的使用率并不理想。
“從港灣公交站的寬度來看,可以分為‘深港灣’和‘淺港灣’,而福州現有的多數還是‘淺港灣’,也就是由于寬度限制,公交車無法整輛停入港灣。這樣一來,多多少少會影響后方車輛通行。”上述相關人士說,此外,公交司機的自覺性、乘客不文明候車、私家車不讓道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港灣公交站的使用。
焦點 榕港灣公交站,是否應優化?
此前,海都曾報道新加坡和國內一些城市的做法,在港灣公交站旁設有立柱、綠化隔離欄,將港灣和機動車道分隔開。對此做法,許多榕城市民都很認可,私家車主郭先生說:“我注意到福州不少港灣公交站空間都比較小。我們應該借鑒外地好經驗,增加港灣的空間,并設置隔離欄,有效提升港灣公交站的使用率。”
對市民的建議,福州市規劃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改良港灣公交站的設計可以考慮,但也要結合實際情況。“由于公交車體積大,拐彎半徑相應較大,在港灣式公交站外側設計立柱、綠化帶等隔離設施,就必須增加整個公交站的長度。福州中心城區用地緊張,因此這樣的做法更適合在新城區道路推廣。”
此外,警方人士也分析,要推廣港灣式公交車站,需控制單個站點停靠的公交線路,否則,設置后,站內有公交車,而站外又有大量公交車準備停靠,還是會影響道路通行效率。
市民建議 公交不進港灣,能否處罰司機?
對公交司機不駛入港灣的現象,有市民認為,港灣式車站已將公交車和正常通行的機動車區分開,但因部分公交車不進港灣,造成港灣式公交車站無法發揮作用,甚至引起堵車,和違法停車是一個性質。對于公交車這類行為,交警是否可以按違法停車予以處罰?
對此,有警方人士說,公交車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之一,目前,福州在推廣港灣式公交站,可以更好地避免因公交車中途停靠引起的交通擁堵,值得提倡。按相關要求,公交車必須站內上下客,若是站外上下客,是可以按亂停車處以扣3分、罰款150元的。但日常執法中,考慮到現場執法會影響全車乘客的出行,一般都是監控抓拍。
熱點聯動
新加坡:部分港灣站,設立柱隔離
新加坡公共交通的發展水平很高,海都海外觀察員雷王蕾旅居新加坡。她介紹,在新加坡也有大量港灣公交站,其中一些公交站在港灣車道和普通車道之間,設立了立柱,引導公交車靠站時完全駛入“港灣”;而港灣車道也有醒目字樣提示,極大地方便了公交車駛入,同時確保了上下車乘客的安全。
新加坡的道路與福州有相似之處,即便是主干道,寬度也有限。而新加坡的道路在設計港灣公交站時,還是預留了足夠的空間,確保公交車可以完全駛入。因此就確保了公交車中途停靠時,不會對后車的正常行駛造成影響。
此外在2008年,新加坡還啟動了“強制讓路給巴士”計劃,新加坡的港灣式公交站旁,基本都設有黃色方格線標志。若有公交車要駛出,駕車者須在黃格之前停車,讓路給公交車。
□延伸閱讀
蘇州、十堰港灣公交站用綠化帶隔離
記者還注意到,近年來,國內眾多城市都在推廣普及港灣式公交站。除了設立立柱,國內蘇州、十堰等一些城市的港灣公交站,利用綠化帶隔離普通車道和港灣車道,同樣提升了港灣式公交站的利用效率。
比如,蘇州結合古城區道路整治改造工程,新建了數十處港灣式公交站,其中一些港灣式公交站旁還設計了綠化帶,種上大樹,既提升了道路景觀,又明確了路權。
□征集令
四條渠道邀您建言
日前,海都推出“治交通擁堵為榕城提速”系列報道,關注福州“治堵”各項舉措。您最關注福州交通哪些問題,對緩解擁堵有何建議,歡迎撥打海都熱線95060,或向本報官方微博、微信、郵箱175704344@qq.com反映,共同為榕城治堵出力。
責任編輯:周冬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