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們在一起搓“米時”。
東南網12月22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文/圖) 釀一壇青紅酒,一起搓“米時”……12月21日,正值冬至,在福州三坊七巷的文儒九號閩菜館,高朋滿座,多名閩菜大師和三坊七巷名人后代,以及老街坊們歡聚一堂,品嘗特色閩菜,共話閩菜文化傳承。不久前,2025福建省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這是米其林在中國大陸的首份省級餐廳榜單,文儒九號入選米其林一星榜單,是福州唯一一家獲得一星餐廳的閩菜館,助力閩菜“出圈”。
福建省地處山海交匯處,自然資源豐富,地理優勢得天獨厚。作為中國八大烹飪傳統之一,福建菜結合不同地區的烹飪風格,產生了多元且獨特的風味。米其林發布的首版福建省米其林指南,推薦福州、廈門和泉州三地共69家餐廳,其中5家米其林一星,47家必比登推介,以及17家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其中有不少閩菜餐廳和美食,從撈興化粉、海蠣煎、花生湯、芋泥、蝦面等小吃,到姜母鴨、荔枝肉、雞湯汆海蚌等本地名菜,展現福建豐富生動的大眾美食場景。
“福建是一片敢為天下先的土地。”米其林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葉菲說,福建不僅以其壯美的山海和雄厚的文化底蘊而著稱,更因鮮活多彩的美食和敢于嘗鮮的精神獨樹一幟。
文儒九號閩菜館是福州唯一的米其林一星閩菜館,由三棟明代古建院落組成,這里曾是清末民初海軍將領許倜業、清代進士葉觀國以及近現代福州著名工商業者尤賢模故居的一部分。
走進文儒閩菜館,明清時代的韻味撲面而來,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濃厚的歷史氛圍。值得一提的是,文儒將“三道茶”閩茶文化、非遺三條簪穿服展示、佛跳墻開壇儀式等本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讓食客品嘗美食的同時,還能感受到福州本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文儒九號創始人郭可文出生于三坊七巷衣錦坊,10多年前創辦了“文儒九號”,還設立了姚建明、林水俤、林榕飛、陳偉杰等閩菜大師工作室,把眾多老師傅聚在一起傳承閩菜技藝。
“得知被評為一星餐廳,內心很激動,這是對閩菜的認可,將助力閩菜發展。”郭可文告訴記者,最近,餐廳吸引不少海內外的游客來打卡用餐,阿聯酋迪拜一家企業還前來洽談,計劃把閩菜館開到當地商業圈,讓閩菜走出國門。
郭可文表示,文儒九號“立足福州,款待世界”,未來將進一步打造多元餐飲消費體驗,弘揚閩菜文化,講好閩菜故事。“我正在和廚師團隊研究菜單,推出‘米其林全嘉福’品鑒宴,傳統大壇佛跳墻全席品鑒宴也在籌劃中。”
在廈門,宴遇 (嘉禾路)和鮮承等兩家閩菜館入選了一星餐廳。其中,宴遇堅持“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的理念,挖掘各地優質食材,并以閩菜工藝進行獨特呈現,讓宴遇的福建菜更加契合“海納百川”。鮮承“鮮”以山鮮海鮮,“承”以八閩大地傳統烹飪手法,讓每一位食客暢享注入現代元素的傳統福建風味。
不少閩菜大師表示,2025福建省米其林指南的發布,讓閩菜再一次站在了世界聚光燈下,讓閩菜這一蘊含深厚文化底蘊與精湛烹飪技藝的菜系,被更多人關注和青睞,有助于推動高品質閩菜走向全球。
《福建省加快新閩菜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提升新閩菜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造國內外知名閩菜美食IP,支持閩菜企業參與“中國餐飲100強”“中華老字號”等評選活動,推動更多閩菜企業入選“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等權威美食品牌榜單。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24家非國有博物館聯袂送“福”2024-1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