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財富
上世紀60年代初,王德輝自立門戶,創辦華懋集團,在家族原有西藥、化工原料生意的基礎上,他又發展了新興石油工業產品、農產品等業務,生意日漸紅火。為了協助丈夫發展華懋,龔如心狠補英語,逐漸從“干雜活”變成了企業的共同決策者。
起初,華懋并不是一家很大的公司,但不久后,一場波及全港的經濟低潮幫助這家企業成為香港最知名的集團之一。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以霍英東為首的華人港商(點擊閱讀:世紀傳奇霍英東: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殺入英資壟斷的地產行業,迅速掀起了一股地產狂潮。
霍英東發明了“賣樓花”,樓花旋風卷起了所有港九市民。很長一段時間內,前赴后繼的地產商都和霍英東一樣“收錢收到自己都害怕”。
10年后,這股持續的旋風突遭重創。60年代中期,因為幾次大規模的地產商信用問題和銀行擠兌事件,香港地產一蹶不振,地皮價格大跌,不少富豪深陷泥淖。期間,港英政府拿出位置最好的地皮進行拍賣,但無人敢出價。
彼時,因為政治原因,霍英東被迫淡出香港商界,擁有眼光和魄力的新地產食客,開始了新一輪的風云際會。在這輪低潮中,李嘉誠、郭德勝、李兆基、趙世曾等新代中流砥柱以低價大肆攬地,王德輝和華懋亦是大贏家之一。
王德輝和龔如心堅信香港的經濟前景,低潮期,他們購入了大量高質量地段,華懋順勢轉變為以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香港經濟復蘇后,這些地皮令他們日進斗金。
過往的報道多引用稱“華懋抓住了一個沒有人注意的空檔,給普通老百姓蓋房子,這一創舉令其大獲成功”,這樣的說法并不正確。給普通市民蓋住宅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但華懋開創了香港地產運作模式的另一先河。
當時在香港,發展商拿地之后大多是包出去蓋、包出去賣,但龔如心夫婦生性謹慎、處事小心,為了避免風險,華懋從買地、建房,到銷售、租賃、管理,全部由自家負責。
一攬子計劃保證了華懋住宅的質量,也為華懋置地打下了堅實的口碑。因為“戰線”過長,王德輝和龔如心忙得不可開交。夫妻倆逐步確立了明確的分工:王德輝負責選地、買地,買水泥、搬鋼筋等粗活,他不喜歡交際,所以同政府溝通、跟銀行接洽等對外事務都由龔如心把控。
夫妻齊力之下,70年代中期,華懋已經成為香港最大的私營地產商之一,參與了數百個地產項目的開發,帶有華懋標志的樓宇幾乎隨處可見。
因為出生上海,外界將坐擁巨大財富的王德輝稱為“上海王”,龔如心則成了“王的女人”。那個時候,她仍隱匿在丈夫身后,不為人所知,但據多次和王德輝共同投資的趙世曾回憶(點擊閱讀:他自稱睡過上萬佳麗,曾幫父親成船王,還與眾多富豪稱兄道弟):華懋的很多重大決策,都由夫妻兩人共同敲定。他曾就此調侃王德輝“怎么什么都聽太太的”,后者對此一笑置之。
雖然有花不完的錢,但夫妻倆的生活依舊樸素。龔如心的愛好之一是淘便宜貨,一次她逛商店,看中一件199元的馬甲,但嫌太貴,直到聽說能打折,才痛快買下。另一次倫敦出差時,她幫丈夫“淘”到一套2折的名牌西裝,夫妻倆大為興奮,此后,王德輝出門時總穿著這身西裝。
對于兩人的摳門行為,外界亦如數家珍。廣告公司找華懋談廣告,聊到費用時,夫婦倆大驚:你們反正都是做,要錢或者不要錢有什么差別?
對于“慳錢”的名頭,夫婦倆不以為意,依舊一邊掙大錢,一邊摳門。每天早上,他們會結伴跑步1小時,然后一起上班,再一起回家。
但平淡幸福的時光,卻在不久后被碾碎。
責任編輯:鄭梅欽
- 武裝人員襲擊剛果(金)野生動物保護區 4人失蹤2017-07-16
- 四川一男子為“考驗”妻子自導自演綁架案 被拘10天2017-07-11
- 記者潛入全球第一變態網 有500多萬會員 注冊限制多2017-07-07
- 夫妻熟睡時兒子被綁架 警方3小時找到2017-07-06
- 章瑩穎案嫌犯曾訪問有關綁架的網站 FBI公布重要證據2017-07-05
- 5歲兒子凌晨突失蹤 綁匪來電要求將贖金扔到高速公路外2017-07-05
- 起底章瑩穎案嫌犯:美國高校優秀助教竟沉迷于策劃綁架2017-07-03
- 綁架章瑩穎嫌犯今出庭受審 各界呼吁嚴懲兇手2017-07-03
- 章瑩穎失蹤案最新進展 FBI鎖定涉嫌綁架中國學者轎車位置2017-06-28
- 宜賓一少女自編自演綁架案 只因外公外婆愛哥哥2017-06-22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超市“無人”的代價:少了售貨員,多了些什么2017-07-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