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行長 楊展鵬
一家銀行的歷史,映射了福建近、現代金融的滄桑榮耀。一家銀行的發展,見證了福建金融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發展歷程。
這家銀行就是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簡稱“福建中行”)。作為福建省內唯一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商業銀行,福建中行“植根于斯,服務于斯,發展于斯”,與福建的建設、發展、改革休戚同行,積極支持福建實體經濟發展,傾力服務社會民生,助推區域金融改革創新,書寫了福建金融史上一段傳奇的佳話,在福建金融業豎立起一面鮮明的旗幟。
近年來,自貿區、海絲核心區、生態文明試驗區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在福建交匯疊加。福建中行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緊跟國家發展戰略,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到福建“多區”建設中,從主動對接區域發展戰略重點,到配合國家落實“三去一降一補”;從打造“走出去”企業首選銀行,到全方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福建中行用實際行動爭做福建金融支持主渠道、金融改革急先鋒和經濟轉型升級好參謀。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營環境和異常艱巨的工作任務,福建中行堅持“績效、市場、風險、敬業”四大導向,推進“一二三四”工程,強基礎、拓市場、控風險、樹形象,有效平衡業務發展與風險管控的關系,市場競爭力、風險控制力和隊伍凝聚力持續提升,在全省銀行業發展陷入低谷的嚴峻形勢下,取得了令市場矚目的經營業績:主營業務跑贏大市,業務增量增速排名在同業中位居前列,資產質量水平保持四大行最優。目前,全轄共有機構總數406家,下轄8家地市分行以及9家直屬行,在冊員工人數9500余人;全行資產負債總額雙雙超過3000億元。
憶往昔,百載歲月不尋常;望未來,百年中行更輝煌。 對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的明天,以行長楊展鵬為首的決策層充滿信心,面對新的歷史機遇,楊展鵬行長表示,福建中行將踐行“擔當社會責任,做最好的銀行”戰略目標,緊扣“再上新臺階 建設新福建”中心任務,以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為契機,依托集團多元化經營與海內外一體化優勢,在更寬的領域、更深的層次和更高的水平上,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為全面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建設新福建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續寫中行百年新輝煌。
問:在浩浩蕩蕩的時間長河和經濟洪流中,歷近百年而生機勃發的企業寥若晨星。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自1914年1月5日在福州成立以來,已經歷了103載春夏秋冬,能否介紹下福建中行103年的輝煌發展歷程?
楊展鵬:一百年多來,在民族金融輝煌而悠久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銀行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912年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正式成立。1914年1月5日,福建分行(內部簡稱閩行)在福州觀音井開業,并相繼在福州、廈門、泉州等處增設了10多家分支機構。成立初期,除履行中央銀行的業務功能外,溝通華僑匯款成為福建分行的絕對優勢業務。抗日戰爭爆發后,福建各分支行機構在支持福建省民用項目建設、民族工商業和服務抗戰需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949年福建解放后,在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和當地中國人民銀行的雙重領導下,福建各分支行積極地發揮國際匯兌、國際貿易結算的傳統外匯業務優勢,與相關部門協作,為我國的經濟恢復與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1980年5月,中國銀行福州分行從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分設,升為廳級機構,各地市也相繼成立了分支行。福建各分支行抓住機遇,依托中國銀行海外機構和卓著的信譽,大力拓展外匯貸款業務,在福建省內率先開辦“三貸”業務,支持了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和大、中型企業的技術改造以及對外經貿業務的開展,成為福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之一。同時,致力于人民幣業務的并行拓展,展示了福建分行在省內同業中舉足輕重的市場地位。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銀行逐步完成了由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向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再到國有控股上市銀行的歷史性巨變。在此期間,福建省分行緊跟總行的統一部署,與時俱進,創新求變,創造了省內銀行業的眾多第一:
1987年發行了福建首張長城信用卡;1988年在全省金融系統率先配備了電子計算機系統;1992年全省首家投入運行ATM 自助柜員機;2002年辦理全省首筆國內信用證; 2008年全省首家推出中小企業信貸工廠模式;2010年全省首家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2015年在同業中首家推出智能銀行旗艦店……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創新已成為福建省分行不竭的發展動力。
近年來,我行以發展彰顯實力,以服務鑄就品牌。一方面以“智能化、網絡化、互動化和綜合化”為目標,積極打造一批智能銀行網點,全面升級軟硬件設備,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智能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在服務上精益求精,銳意創新,樹立了全省金融服務的標桿品牌。正是憑借著這份創新執著,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連續三屆獲評全國銀行業“百佳”示范單位,“2015年度中國銀行業最佳社會責任特殊貢獻網點獎”,并在福建首屆金口碑金融服務機構評選以及福建首屆金融創新獎“金鼎獎”評選中,榮獲“金口碑社會責任卓越獎”、“金口碑卓越服務銀行獎”、 “年度金融服務創新獎”、“年度出國金融創新獎”等多項榮譽。
可以說,中國銀行一個又一個第一,一項又一項創舉,一個又一個的榮譽,既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企業發展前進的寫照,更是福建金融業不斷前進的印證。
問:經濟金融共生互榮,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已列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四大重點工作之一。請問福建中行將如何圍繞“三去一補一降”五大重點任務,在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體經濟振興進程中,實現自身的持續穩健發展?
楊展鵬:實體經濟關系國家安全、關系國計民生、關系國際競爭力。我行將繼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出發點,主動對接國家經濟發展戰略,通過自身的改革與轉型,提升經營活力和服務能力,多措并舉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
具體說來,一是支持產業結構升級。我行將通過對轄內信貸資源的統籌管理和授信客戶的結構調整,加強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加大對省內重點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快發展養老、教育、醫療、文化、農業、科技及環保等弱經濟周期行業客戶,大力支持福建最新經濟工作文件明確支持的重點行業。
二是支持“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將信貸資源向科技新興產業和“雙創”進行傾斜。密切關注此類企業的資金需求情況,探索最適合“雙創”客戶的融資模式,在充分把控風險的前提下,盡力予以信貸資金支持并利用互聯網技術,力求通過一站式、系統化的金融服務為“雙創”添翼。
三是服務實體經濟去產能去杠桿。對于出現風險隱患的項目,逐一分析項目具體情況,對資金周轉出現暫時困難但仍具備清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通過調整貸款期限、增加臨時性額度、增加抵押、增加擔保人等多種手段,緩解企業債務壓力。
四是推進綠色信貸業務。繼續遵循監管要求,明確了行業信貸投向偏好和經濟資本約束管理要求;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實施限額管控,采取“一行一策”、“一戶一策”差異化信貸管理措施,逐步推進《綠色信貸指引》落地實施。
五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福建中行嚴格遵守“兩禁兩限”“七不準,四公開”等收費監管的相關要求,制定企業金融服務收費標準,并免收小微企業多項費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統一承擔國標小微企業貸前不動產押品評估費用、抵押登記費;實行無還本續貸措施,不輕易采取抽貸斷貸措施,解決企業轉貸資金籌集問題,有效減輕企業財務成本。
問:再過3個多月,福建自貿區掛牌將迎來兩周年。請問近兩年以來,福建中行在推進自貿區金融創新、助力企業“走出去”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福建中行將如何依托集團整體優勢,努力打造福建自貿區金融服務首選銀行?
楊展鵬:截至2016年11月末,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自貿區客戶數超5000家,占自貿區已開戶數近3成,敘做國際結算業務超百億美元,敘做跨境人民幣業務近200億元。在福建福州片區、廈門片區、平潭片區,中國銀行推出創新產品近15個。在福州自貿區發布的第一批28項金融創新案例中,有15項都有中行的身影,占比達55%,部分項目是中行獨家的創新。在福建省自貿辦主辦的福建自貿試驗區2015-2016年度“十大創新舉措、十大開放措施、十大功能性平臺、三十家示范企業”評選活動中,我行福州片區分行成為唯一一家獲得“三十家示范企業”稱號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此外,我行積極參與“618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全方位展示中行根植福建,發揮對臺特色,拓展兩岸金融合作而做出的貢獻。在 “9.8福建?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經貿合作對接會”、中國制造2025合作交流會以及中國-印尼投資商務論壇上,我行發揮中行跨境撮合服務,組織專業團隊為現場境內外企業來賓提供全方位的對接服務,推進境內外企業互聯互通,把握投資機會,推動雙邊金融與投資合作。
下階段,我行將舉全行之力,憑借中國銀行在50個國家和地區設有600多家海外分支機構的跨境金融獨特優勢,全方位參與自貿區建設,積極為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為福建企業“走出去”提供融資等一站式金融服務,努力打造福建自貿區金融服務首選銀行。具體說來,一是樹立全行自貿業務發展意識,舉全行之力提升自貿區業務規模效益。二是跟進自貿區重點項目、重點業態,尋求傳統業務新突破,培育金融服務產品創新高地。三是突出對臺特色,拓展兩岸金融合作藍海。
問:近年來,在教育、慈善、環保、扶危助困等各項社會公益的領域,都可見福建中行人的身影,這與該行秉承的中國銀行百年來追求卓越的精神、客戶至上的宗旨和誠信嚴謹的作風一脈相承。未來,福建中行仍如何發力普惠金融,積極回饋社會,助力福建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楊展鵬:擔當社會責任,做最好的銀行,這是我行的發展戰略,也是我行一直秉承著、踐行著的箴言。在“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新征程中,福建中行將進一步深化責任意識、發展普惠金融、探索服務轉型、打造公益品牌,充分發揮“金融先行軍”的引領作用,努力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不斷增強責任競爭力,助推福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楊展鵬行長為省中行智能銀行旗艦店揭牌
在金融創新,服務民生方面,我行積極踐行“互聯網+”行動綱領,根據互聯網金融的整體規劃,O2O、跨境、產業鏈、智能終端是中國銀行網絡金融業務的四大特色場景,著力面向社區、學校和園區客戶,圍繞客戶在衣食住行和金融等方面的需求,基于線下網點資源及網絡云服務平臺構建的O2O服務體系,打造中銀e社區整體品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社區金融與商務服務,實現銀行和客戶的共同成長。
在金融精準扶貧攻堅戰方面,福建中行加大貧困地區重點領域信貸投入,積極推行金融扶貧產品與服務創新,全面提升貧困地區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奏響推進金融扶貧最強音。
福建中行赴閩清為受災群眾發放生活物資
在擔當社會責任方面,福建中行面對“尼伯特”、“莫蘭蒂”、“鲇魚”等接踵而至的臺風,不僅積極自救,第一時間恢復營業,為群眾提供及時的金融服務,而且不忘初心,為當地群眾發放生活物質,帶領群眾開展抗災自救,幫助受災群眾解決具體困難。此外,我行還組織了“與愛童行,走進白血病兒童病房教室”、“開展國家扶貧日捐贈系列公益活動”、“送金融知識下鄉”、打擊非法集資、反假幣宣傳等活動,樹立了我行熱心公益、回饋社會的良好品牌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2月22日,中國銀行總行與福建省人民政府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約定,銀政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政策、信息、資源和資金等方面的優勢,把握發展新機遇,加強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民生工程建設的合作,其中,中國銀行將在5年內為福建省提供不低于5000億元人民幣的意向性融資支持。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創業聚焦 頻道推薦
-
66歲的郭臺銘再創業,退休之前要再掙兩萬億!2017-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