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科書居然會出現這么低級的錯誤!‘沐浴’寫成了‘沭浴’!”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差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據了解,被曝光的語文教科書為今2013年秋季新上市的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事情起源于鄭州的彭幫懷老師指出書中有近30余處錯誤,并將人民教育出版社告上法庭。人教社官網承認一語文教材有6處錯誤,并公開致歉。
當教科書都出錯的時候,老師該怎么教?福州市的多名語文老師“變廢為寶”,請學生“找茬”,對學生進行引導性教學。
初一教材出現低級錯誤
家長驚訝,教師擔心會損害教材的權威性
在福州市第十九中校門口,一名剛放學的初一女生告訴記者,她在開學預習時就發現,在課本第20頁第4課《散文詩兩首》一文的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沐浴”一詞被錯寫成“沭浴”。該同學說,書中還有一處錯誤是老師告訴大家的,在課本79頁,何其芳的《秋天》一文中,將“清洌”錯寫成“清冽”。
這種“低級錯誤”讓許多學生家長感到驚訝,學生家長王女士說,教科書作為學生學習參照的標準,出現這樣的錯誤實在不能容忍。
福州三中語文特級教師、福建省語文學會會長王立根說,以往語文教科書中也會出現一些錯誤,但大部分屬于學術上的爭議,不會發現有錯別字這種情況。王立根表示,教科書不同于一般的圖書,與字典有同等的地位。他認為,對待教科書應該嚴格把關,“絕對不能容忍有知識性的差錯,否則就是誤人子弟。”
教科書出錯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晉安區某中學陳姓語文老師認為,初一是學生由小學階段剛轉變為中學的一個關鍵時期,而在初一的課本出現錯誤,對學生認識初中教材會產生負面影響,“教材的權威性受質疑,學生心理上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對老師教學也會產生一定的困擾。”
福州多名教師“將錯就錯”
請學生來“找茬”,讓學生學會挑戰權威
教科書出錯了,老師只是告訴學生哪里該更正嗎?對此,福州市多名語文老師巧妙地利用教學策略,趨利避害,將教學課堂轉化為現實版的“大家來找茬”,啟發學生們挑戰權威精神,培養學生自我探究能力。
“我不會直接跟學生說書上哪里有錯誤,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屏東中學歐老師說,在開學初拿到新版教材發現上面的錯誤后,自己靈機一動,何不和學生來玩場“大家來找茬”的游戲呢?
歐老師的做法是,在每節課后,讓學生自己找找看書本哪里有問題。“學生發現錯誤,我會登記起來,然后在單元考中給他們適當加分。”歐老師說,教材出錯確實會對教材的權威性造成影響,“但是反過來,學生通過給教材‘找茬’也能學會挑戰權威。”
對待教科書的出錯,王立根同樣采取相似做法。“讓他們自己上網找資料,學會分析篩選,然后進行小組討論,最后得出結論。”王立根說,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找資料分析能力,又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真有點變廢為寶的意思了。”
新聞鏈接
圖書出錯率超萬分之一 必須回收并重新修訂
對于出錯的教科書,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出版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國《圖書質量管理規定》第五條規定:差錯率不超過1/10000的圖書,其編校質量屬合格。“如果出錯率超過萬分之一,則必須要求將所有的圖書回收,重新修訂。”
而對于此次出錯的圖書,該負責人認為,出版社除了公開道歉外,還應該寫個修訂表,并發送給各個教育部門,讓教育局統一告知各校老師,“全省大約有50%左右的學生使用這個版本的教科書,其影響十分大,需要妥善處理。”
臺江區教育局局長黃玉琴也表示,小學、初中的課本不同于大學階段的書,尤其屬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啟蒙教材,出版處應謹慎對待,“教育局在每年召開教師進修培訓時,也會對教材進行審核和評價,若有發現錯誤會及時地通知各個學校,避免誤導學生。”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