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中央委員,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陳寶生,接班已滿65歲的袁貴仁, 成為新一任教育部黨組書記。此次履新后,陳寶生成為建國以來第16任教育部長。新官上任,他對教師、考試、教學、科研4大方向,提出13條建議:
關于教師
建議一
切實提高教師工資性收入
經濟地位是教師說話的底氣和信心,也是教師人格獨立和活得有尊嚴的基礎。 教師沒有尊嚴,民族就會沒有骨氣。當教師在為房貸、車貸和一日三餐發愁的時候,要學生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就是空談。建議全國人大對各地《教師法》執行情況進行大面積監督檢查, 嚴格落實《教師法》“教師工資要略高于當地公務員10%”的規定,讓教師享有公務員車補及其他崗位津貼待遇,因為教師的家訪同樣屬于因公消費。要把班主任工作津貼像警察崗位津貼、紀檢崗位津貼一樣納入財政支持項目,消除同一地區班主任崗位津貼不同的現象。
建議2
建立稱職就應該順利晉級的職稱制度
現行職稱評審制度已成為權力壟斷的市場、 腐敗產生的根源,教師們為晉級送錢、送禮、傾軋同事、弄虛作假、甚至不惜做情人,以換取專業尊嚴,嚴重地影響了教育價值的公平性,打擊教師工作積極性,形成了極壞的價值導向作用。甚至還有不少省、市和地區制定了荒誕的職數指標限制規定,高一級職稱的教師不退休、不死亡,低一級職稱的教師就無法晉級,扼殺了教師成長欲望。要學習、借鑒臺灣等地區教師在規定的職級任期內稱職即無條件晉升的自然晉級機制,取消評優、外語考試等非專業限制,從制度上鏟掉腐敗的根源。
建議3
建立教育效能及榮譽第三方評價機制
尤其是教師專業榮譽和獎勵,如特級教師、各種政府層面的榮譽,已經成為新的教育腐敗源頭,老師們調侃能夠獲得這些榮譽的,除了極少數是真正做出來的優秀教師,更多的是校長、校長配偶和他們的情人。應該建立第三方評價機制,把選擇和評價權力交給和教育行政管理無關的第三方評價單位;評價者應熟悉國家相關政策法規,通過考試取得相應資格證,建立評價者資源庫,隨機選擇有資質證的人員參與評價;推行舞弊 一次即終身取消評價資質的機制,確保縣級以上的政府獎勵和特級教師等榮譽評審公開、公正和公平。
建議4
推動教師職業保護法立法工作
我們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是缺乏對未成年人在接受教育時對校園暴力行為進行控制、引導的法律,導致校園暴力泛濫,教師在正常教育教學中被殺、被傷、被侮辱現象層出不窮,惡性事件被媒體傳播后,教育儼然成了高危行業。應推動全國人大從職業就業保護層面立法,保護教師及醫生、法官、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工作者等所有職業從業者,在自己職業范圍內規范行使職權、正常工作的權利。從業人員在工作中無辜受到傷害,違法者應受到嚴懲。
建議5
明確班主任工作量并建立專業榮譽制度
班主任是所有教師 中責任最大、最辛苦、也最不想干的活兒,教育部雖然已經頒發了《班主任工作規定》,提出讓班主任工作成為主業的要求,但是一直缺乏具體操作辦法,主業地位沒有得到落實。應從政策層面在全國統一 認定:班主任帶一個班即完成半個人的工作量、帶兩個班就是滿工作量的班主任崗位認定制度,保障班主任享有應該的勞動報酬;建立班主任專業榮譽制度,開辟班主任專業職稱晉升機制,和學科教學一樣享有職稱晉級、特級教師認定等資格;在師范院校開設專門的班主任專業課程,拓寬班主任培訓提升渠道,從理論和實踐層面推動班主任工作開展。
陳寶生個人資料照片背景介紹
陳寶生,男,漢族,1956年5月生,甘肅蘭州人,198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5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政治學專業,經濟學學士,副研究員。 現任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