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哥哥了,咱們去找哥哥玩吧!”念叨3天后,終于見到哥哥!剛玩3分鐘就因為請玩具打起來了!
“不見面就想,見面就打!“說好的友誼都去哪兒了?
遇到這種情況你是怎么處理的呢?
1.趕緊把孩子抱走,轉移注意力!
2.努力勸說,“讓哥哥先玩一會好不好,你是小客人,應該懂禮貌。”
通常這兩種處理方法都是無效的。
那孩子發生沖突時該怎么處理呢?買個關子!先說說孩子的友誼。
專家是這樣說的!一字不落的ctrlc+ctrlv!
隨著孩子認知水平的發展以及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同伴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多。孩子交往的對象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些成人,慢慢拓展到了同齡的小伙伴,這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另一個階段。孩子渴望友誼,努力解決“我”與“我們”之間的斗爭,社會能力也在不斷增強。同伴交往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重要資源,同伴學習的效果也是其他教育形式無法替代的。
說白了就是孩子渴望友誼,但又不知道怎么建立友誼!
這時就要發揮家長的作用嘍!先偷偷學學美國最先進的教育理念“高寬”教育解決沖突的6步法!
“高寬教育”是什么鬼?高寬課程源自上個實際60年代,很“年輕的”一個教育理念呢,創始人是韋卡特,主要研究兒童認知方面的問題,以“關鍵經驗”為內容,旨在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
上面說了這么多,重點在這里!!!
“高寬教育”解決沖突的6步法!
第一步,平靜地走向幼兒,停止一切傷害性行為
家長態度平靜,孩子也會感到安全、沒有壓力。如果爭論涉及一個物品、一個玩具,成人要把這個物品拿在手里,保持中立,以便幼兒接下來能比較配合。
第二步,認同幼兒的感受
沖突中的情緒經常會高漲,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對他們愿望的感覺很強烈。幫助幼兒表達他們的情緒,不加任何判斷地接納他們的情緒。
第三步,搜集信息
讓孩子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能從傾聽別人表達自己需要的過程中受益。成人可以問“有什么問題嗎”,不要問“為什么”。因為,孩子們的思維屬于具體形象思維,只能具體地表達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觸摸到了什么,他們還沒有能力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
第四步,重述問題
例如“因此,問題是……”。不要偏袒任何一方。
第五步,詢問幼兒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一起選出一個辦法
例如“那我們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六步,需要時給予后續支持
學會與人交往是孩子人生中重要課程,孩子在生活中要學會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學習用正確的方式與人交往,養成良好的社會品質。孩子在不知道如何恰當解決沖突的時候,往往行動先于語言,搶、奪、打人等,但是我們必須明確“孩子不是行為不端,而不是在犯錯誤”,家長要在沖突中看到學習的機會,看作是促進孩子發展的機會,重點是讓孩子學會自主解決問題,而不是成人取而代之。在孩子看來,“分享”“公正”之類的概念太抽象了,他們想的是具體的事情,他們能夠描述“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們有什么感受”,但是他們還不能分析“為什么”。因此,我們在與孩子互動時,要關注一些特定的信息,比如“你們爭論的是什么?”“你們有什么感受”。
家長們可以嘗試在實踐中運用“沖突解決六步法”,抓住孩子之間的沖突契機,或者創造一些情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尤其是“只有一個”的情況下,孩子如果能夠合理控制情緒、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解決問題,那么對孩子的發展價值就越大,當然,對成人的要求也就越高。這需要我們一遍遍地嘗試,才能支持孩子逐步養成好習慣。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